瓶裝水放「1地點」變毒水!研究示警:恐罹癌、不孕

▲▼瓶裝水。(示意圖/CFP)

▲若將瓶裝水放在車上可能會因為長時間曝曬而釋放有害物質。(示意圖/CFP)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炎夏來襲,車內溫度動輒飆破40度,若民眾習慣將瓶裝水長時間留在車中,恐怕無形中將自身暴露於健康風險之中。根據《每日郵報》(Daily Mail)引述多國研究指出,塑膠瓶在高溫環境下可能釋放有害物質與微塑膠,這些肉眼難見的粒子一旦進入人體,恐與癌症、不孕、發育遲緩等問題有關。

報導指出,中國南京大學團隊曾將寶特瓶置於攝氏70度環境中4週,結果顯示瓶中水含有具潛在毒性的重金屬銻(antimony)與雙酚A(BPA)。銻短期內可能引起頭痛、腹瀉等不適,長期則可能導致肺部發炎與消化道疾病;而BPA則已被證實與癌症、不孕症、自閉症及早逝等問題相關。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也以雷射技術分析市售瓶裝水,發現平均每公升含有約24萬顆奈米級塑膠微粒,最嚴重甚至高達37萬顆。相較之下,自來水僅有數個微粒。這些粒子小到足以穿透細胞膜進入血液與器官,甚至影響基因表現,可能引發癌變風險。

《每日郵報》也援引倫敦研究機構Deep Science Ventures的調查指出,全球已有超過1億種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其中有超過3600種會與食品接觸,至少80種被認為可能對人體有害。這些包括塑化劑與微塑膠等成分,對人體荷爾蒙、免疫與生殖系統恐造成干擾。

加拿大麥基爾大學研究進一步指出,只要將塑膠瓶暴露在攝氏37度的環境下,就會釋放微米與奈米級塑膠顆粒;但若儲存在攝氏4度的環境,釋放量則幾乎為零。

此外,伊朗吉羅夫特醫科大學最新研究也發現,大腸癌患者的腫瘤組織中普遍可檢出微塑膠,而且濃度遠高於正常組織,顯示微塑膠恐與癌症形成有直接關聯。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當室外溫度為攝氏27度時,車內溫度20分鐘就可升至43度,1小時內甚至達51度。這也意味著即便只是短暫將瓶裝水放在車上,都可能觸發有毒物質的釋放。

 

08/2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575 2 4814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安海瑟薇片場慘摔 高跟鞋斷裂..仍優雅起身

安海瑟薇片場慘摔 高跟鞋斷裂..仍優雅起身

【這瓶1萬2!】夜市套圈圈中鎮店酒 興奮到喪失語言能力XD

【這瓶1萬2!】夜市套圈圈中鎮店酒 興奮到喪失語言能力XD

【用力用錯邊XD】弟弟不會按噴瓶 聽媽話用力抓表情猙獰超逗趣

【用力用錯邊XD】弟弟不會按噴瓶 聽媽話用力抓表情猙獰超逗趣

【5刀批藥膏】中藥貼布製程超平整太紓壓了啦~

【5刀批藥膏】中藥貼布製程超平整太紓壓了啦~

當心網路惡狼!孩子玩手遊 媽看對話框驚見女兒被騷擾

當心網路惡狼!孩子玩手遊 媽看對話框驚見女兒被騷擾

熱門新聞 國際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