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天津報導
大陸北方最重要的國際航運樞紐,天津智打造出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擠進全球前十大港口,在國際港口競爭格局中佔據重要的位置。《東森新媒體ETtoday》跟著媒體團採訪這座無人自動化智慧港口,沒有一名員工作業,全部仰賴5G智能遠端操作,港口100多台無人小貨車充電一小時可用12小時,以及風力發電等節能減碳,做到「零碳運營」。談及節省人力問題,天津港集團副總裁楊潔敏指出,人工智能操作不只提高碼頭工作時間效率,取代「高危」工作,節省人力轉移到提升服務品質。
上合峰會於今天8月31日至9月1日在天津舉行,行前組織中外媒體團參訪天津港。這座智慧化轉型的港口走在前列,率先打造「全球首個智慧零碳碼頭」,同時建成全大陸第一個港口自動駕駛示範區,並推出全球首個港口全面數字孿生技術底座「津鴻系統」,實現港口作業全鏈條的數字化、可視化和智能化,全部採用了自動化和無人化。
每年天津港吞吐量都在不斷的創新高,2024年天津港的貨物吞吐量達到5.79億噸,集裝箱量達到了2,329萬標箱,每天天津港有150多條航線,連接全球500多個國500多個港口,把整個天津地區的貨物連接到整個全國和全世界,四通八達的立體的交通網路,給京津冀和一帶一路提供強烈的支撐。
▼ 天津港100多台無人小貨卡 。(圖/記者任以芳攝)
100多台「無人」貨卡穿梭港口+海關「無紙化」
記者實際現場採訪,首次看到「無人」作業,這是2021年投產的一個最先進的碼頭,十分幸運的是,全世界最大的兩艘集裝箱貨運船正停靠在天津港碼頭,身長有400米,一艘船可裝24000個貨櫃,十分壯觀。
乾淨整齊的港口,無人駕駛的貨卡乘載貨櫃穿梭其中,速度快慢適宜,井然有序,甚至會互相禮讓,彷彿有「隱形人」在車上操作,整個碼頭裝卸船、地面上運輸堆場作業,全過程都實現自動化和無人化。
不少外國記者感到驚奇,為何碼頭可以做到「無人」?天津港集團副總裁楊潔敏也向現場媒體介紹,「碼頭採用了最新一代的信息技術,包括它是一個純5g的碼頭,利用人工智能驅動的完全無人駕駛智能化生產調度的碼頭,代表著港口行業最新的先進的生產力。」
▲天津港集團副總裁楊潔敏 。(圖/記者任以芳攝)
楊潔敏說,大型設備自動化沒有一個人的駕駛室,包括地面上的水平運輸這些無人駕駛設備,完全採用人工智能驅動。「目前港口有100多台無人駕駛車,白天晚上、刮風下雨,不知疲倦的生產作業,它的作業效率根據整個碼頭,船舶作業整體的生產計劃協同配合。」
天津海關相關人員也難得現身介紹,除了碼頭智能作業,海關監管作業也「融入」整個港口智慧協同的模式。「在碼頭的車輛沿線上部署一些無人的機檢設備,進口貨物在卸船之後直接卸到現場無人貨卡,整個過程不需要進行第二次的倒運和裝卸作業,進一步提升了整個港口的作業能力。」
海關人員指出,「我們與港口建立一套完整的智能物流監控系統,覆蓋整個港口的裝卸、存儲、運輸等各個環節,來支持港口的內、外貿貨物同步作業。針對船公司提供船舶申報的『無紙化作業』,進一步便利船公司辦理船舶進出境手續,壓縮船舶在港的等待時間。」
天津港自動化碼頭群建設已初具規模,大型集裝箱裝卸設備自動化比例達66%,大幅提高裝卸效率。同時,港口集裝箱業務線上受理率超過95%,實現「無紙化」辦理,為客戶節省了大量時間與成本。
▼ 天津港全球第一個「零碳」碼頭。(圖/記者任以芳攝)
100%綠色電能!自給自足「風力」發電
天津港也建設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和綠色港口,今年3月份創造全球自動化碼頭作業效率的新高泊位效率達到了329箱每小時,也是全球第一個「零碳」碼頭,實現自給自足。
楊潔敏也介紹,「碼頭所有的能源全部採用電能,沒有排放,所有的能源100%綠色電能,由碼頭區域自己用風電光伏產生的。」綠色發展低碳發展是全球一個共識,也是港行業過去幾年當中一個熱點。
該計劃於21年規劃建設世界上「首個」碳中和零碳的碼頭,天津港碼頭採用了5台風電和一系列的光伏的設施,能夠每年產生接近6000萬度的清潔能源,給碼頭生產設備提供源源不斷的綠色的動力。
「截止目前,天津港集團每年的綠色的電力生產量達到了2.4億度以上,佔到整個集團電能的70%。不僅如此,我們在整個的案件,這個油氣回收,整個綠色港口建設方面都開拓了很多新的成果。」楊潔敏進一步說,這個碼頭建設週期非常短,僅僅1年零9個月的時間,一片荒灘建成了這個世界上最先進的智能化的碼頭。
在綠色低碳領域,天津港同樣走在全國前列。全港滾裝碼頭已率先實現「零碳運營」,風電與光伏發電年供應能力超過1億千瓦時,相當於每年減少數十萬噸碳排放。
其中,太平洋集裝箱碼頭獲評五星級綠色港口,港內低排放港作機械佔比達100%,大宗貨物運輸也在加速轉型,鐵礦石清潔運輸比例已達65%,顯示天津港在推進「雙碳目標」方面成效顯著。
▼ 「雙碳目標」方面成效顯著。(圖/記者任以芳攝)
天津港智能+綠能是全球「新航海之眼」
根據2025年7月發布的《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天津國際航運中心綜合實力排名全球第18位,較2024年提升1位,連續兩年實現進位。這一排名反映出天津港在國際航運格局中的地位正逐步攀升,尤其在智慧港口與綠色港口的建設成果,已成為其突圍的重要支撐點。
根據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十大集裝箱港口(按吞吐量排名)為,上海港、新加坡港、寧波舟山港、深圳港、青島港、廣州港、釜山港、天津港、傑貝阿里港和巴生港。其中,大陸港口佔據6席,上海港年吞吐量首次突破5000萬標箱。
然而,智能「無人碼頭」革命意味員工被「優化」可能性?楊潔敏並未明確指出天津港實際員工流動比例,但他強調智能化作業不只是沒有24小時輪班問題,還可以「取代」高危險性傳統作業,讓員工在安全環境更仔細監督工作。至於節省下來人力去做服務,客戶方面反饋也十分良好。
隨著智慧港口的深度應用與綠色技術的不斷推廣,天津港的綜合競爭力仍有巨大提升空間。從自動化裝卸到零碳能源,天津港正以「科技+綠色」雙輪驅動,重新定義北方港口的發展方向,也為全球港口業的轉型提供了「天津樣本」。
▼ 天津港從自動化裝卸到零碳能源,走在世界前端。(圖/記者任以芳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