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任以芳/北京報導
北京昨天3日舉行「九三大閱兵」順利落幕,除了紀念80週年抗戰勝利歷史意義與立場,這次展示多款新型軍武,也有如一場「軍博會」,《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訪問兩岸軍事也分析,大陸軍火出口以克制和防禦為原則,強調維護地區和平穩定,更不會像歐美賣給正在交戰雙方,製造更多戰火,這是大陸外交底線。僅管新型武器裝備的國際市場潛力受到高度關注,但軍備出口並非單純憑產品性能決定,而需經歷完整測試、評估與許多政治考量。
▲「九三大閱兵」展示不少東風家族新成員。(圖/翻攝 央視)
中國抗戰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閱兵(簡稱九三大閱兵)昨3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活動上午9時準時開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並檢閱部隊。
這次大陸方面也號稱展示最精良新款的軍武,包括科技無人等先進裝備。「九三大閱兵」以新式四代主戰裝備為主體,首次集中展示高超聲速導彈、無人與反無人作戰系統、定向能武器、電子戰力量與網電對抗等新域新質力量,全面展現解放軍現代化體系作戰能力與多維戰鬥形態的先進面貌。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將發表重要講話並檢閱部隊。(圖/翻攝央視)
但這場「九三大閱兵」不只是歷史紀念活動,更像是「軍備」與「大國外交」結合。各國領導人來到北京,不只是見證中國的歷史立場,透過親眼觀察中國軍備水準,為未來可能的軍購合作鋪路。
尤其近期「印巴衝突」,巴基斯坦空軍憑藉「之前」購買的殲-10,在空戰中擊落印度多架飛機,大陸方面制武器引起了關注。中國大陸是巴基斯坦最大的武器供應國,也是全球排名第四的軍火出口國,透過這次大閱兵是否在未來出口軍武上面獲得更多訂單?受訪的兩岸軍事專家認為大陸方面有自己底線。
大陸軍事專家宋中平向《東森新媒體ETtoday》記者表示,中國軍火出口以克制和防禦為原則,強調維護地區和平穩定。近期,隨著大陸方面軍工實力提升,在武器出口方面還是一向謹慎,不追求以軍售改變軍事或政治平衡,「我們要當軍火商的,必須要當一個對地區形勢和平穩定角色。」
「中國大陸對外出口的武器裝備主要以防禦性為主,更不會向交戰雙方提供武器,也不會藉軍售牟取地緣政治利益。」宋忠平也直言,「我們當軍火商,但不需像美國製造事端、製造麻煩,再去賣武器,趁火打劫。」
▲紅旗系列備受注目 。(圖/翻攝 央視)
中華戰略學會資深研究員張競接受《東森新媒體ETtoday》訪問指出,「大陸方面所展示新武器,基本上沒有確切提供更詳細資料之前,未見得能夠打開國際市場,必須經過作戰測試評估、實戰情景去測試,確認軍武各項功能,提供完整的數據資料才可能打開國際市場。」
張競也舉例,「土耳其當初想買大陸的紅旗-9,受政治因素等干擾,最後胎死腹中,有這些東西有潛能打開國際市場,但並不保證『必然』打開國際市場。」
「大陸的軍備出口有自己原則跟輸出管制,不是有奶便是娘,有錢就賣你,會考慮很多的因素, 當然也看雙方的交情夠不夠好,甚至不會賣出去增加區域緊張形勢,去做不負責任的賣家。」張競強調。
他進一步說,大陸不會賣武器給正在戰爭的國家,這一點跟歐美不同,過去到現在外交政策「絕對」不會銷售給正在發生武裝衝突的地區或國家,不會做火上加油的事情。
張競也說,大陸方面的武器系統目前看來確實很有潛力,但是軍武市場不是完全是「自由貿易」,很多是政治角力的結果,不是說誰的軍備系統最好,一定打開軍貿市場。
最後,張競表示,大陸武器系統的性價比確實是國際公認,其耐用度也有一定的良好的聲譽,整體必須跟其他國家系統相匹配,依舊有弱項與罩門,因此對於「九三大閱兵」不用過於緊張看待,還是得嚴肅理性去對待這位確實有潛力且正在強大的對手。
「九三大閱兵」相關報導:
分析/多國領導人天安城樓盤點軍武清單? 「九三大閱兵」藏軍貿潛力
陸「93大閱兵」提升軍貿實力 與歐美不同!涉「底線」有錢也不賣
歷史一刻!習近平、普丁、金正恩「首次」同框 保護領導人禁拍城樓
陸93閱兵/中俄朝三大巨頭「同框」天安門城樓 向美釋出東方團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