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於1940年代的李香蘭。(圖/公共版權照片)
作者/馬賽克
中國大陸這一陣子卯起來慶祝「抗日勝利80周年」。回顧這段波瀾湧動的歷史,不少睥睨天下、或是驚才絕艷的人物跟著浮現出來。當中包括兩名奇女子;李香蘭與川島芳子。
最近十多年來,台灣在推動「去中國化」的教育做得十分成功,多數人對大陸的今事與往事一概「霧煞煞」,上電視的名嘴也不例外。有一年,某位名嘴談到上述兩位奇女子時,竟然說:「李香蘭就是川島芳子!」事實上,她倆是處在同一個動盪、戰亂大時代的名女人,卻並非同一人,際遇不同、最後下場也很不一樣。
▲1933年時的李香蘭。(圖/公共版權照片)
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是日本人,祖籍日本佐賀縣。1920年她出生在中國奉天省(今遼寧省)。父親山口文雄在「滿鐵會社」旗下的撫順煤礦任職,後來舉家遷往撫順。1933年,她被父親的結義兄弟:瀋陽銀行經理李際春收為義女,取漢名李香蘭。她能說流利漢語,後來又跟隨流亡奉天市(今瀋陽市)的女聲樂家波德列索夫夫人學習聲樂。
1937年,「滿洲映畫協會」(滿映)成立。會說流利漢語的李香蘭進入滿洲國電影界,拍攝了多部電影,一躍成為滿洲國首席女星。她在這些影片中多是扮演崇拜日本皇軍的中國女子。
▲《莎韻之鐘》劇照,右為李香蘭,左為三村秀子。(圖/公共版權照片)
1941年1月,李香蘭到台灣巡迴演出,造成萬人空巷的場面。1943年,李香蘭再度到台灣,拍攝描述泰雅族少女莎韻·哈勇,因為替日本教師搬運行李不幸失足溺水真實事件的電影《莎韻之鐘》,她演唱的同名電影歌曲經歷近百年始終不衰。
1942年李香蘭到上海發展,演出以鴉片戰爭為背景的《萬世流芳》,電影空前賣座。與此同時,她灌錄了《夜來香》、《何日君再來》、《恨不相逢未嫁時》等多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讓她紅遍全中國,跟周璇、姚莉、白光、吳鶯音等一線歌手齊名。
▲電影《萬世流芳》的海報,左為李香蘭。(圖/公共版權照片)
中國抗戰勝利後,李香蘭被國民政府逮捕,一度被控以漢奸罪名(以為她是中國人)。所幸經由猶太裔俄國友人芭柳的幫助,把她的戶籍謄本從北平其父母住處送到上海,證明她其實是日本人,最終獲得釋放。
被遣送回日本後,她嫁給外交官大鷹弘,從夫姓變成大鷹淑子。她曾短暫演過一些好萊塢電影。1974年,她獲首相田中角榮邀請,代表自民黨參加第10屆日本參議院選舉,成功當選參議員;之後在1980年、1986年成功連任。
李香蘭的故事多次被拍成電視劇,包括1989年中日合作的《別了,李香蘭!》,由澤口靖子主演。該劇主題曲是玉置浩二譜曲的《不要走》(かないで)。該曲後來被香港歌手張學友翻唱為粵語歌曲《李香蘭》,國語版名為《秋意濃》,都曾是KTV裡的Hito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