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研究發現,空氣清淨機能降血壓。(示意圖/unsplash)
文/CTWANT
美國麻州東部住在高速公路兩側的居民,長期暴露在車流帶來的細懸浮與超細懸浮微粒中。最新一項臨床試驗顯示,若在家中長時間使用HEPA空氣清淨機,收縮壓偏高的族群可觀察到顯著降壓效果。
根據《JACC》刊登的研究,團隊在2020至2024年較冷月份,招募154名成人參與隨機交叉試驗。平均年齡41歲、女性約六成、非西語裔白人占七成,參與者的住家距離I-93與Rt-38高速公路200公尺以內。每戶隨機安排先使用一個月HEPA清淨機或假裝置,中間洗脫一個月後再互換,共完成四次血壓量測。
結果顯示,若起始收縮壓≥120mmHg,HEPA清淨機帶來的平均降壓幅度為3.0mmHg(淨效益,P=0.04);反之,基線收縮壓低於120mmHg者及舒張壓則未見明顯差異。研究團隊指出,這樣的數字雖小,但在大型薈萃分析中,相當於可測得的心肌梗塞或中風風險下降。
空氣品質監測也驗證了裝置效能。在HEPA期,住家內PM2.5平均僅2.5μg/m³,明顯低於假過濾期的5.2μg/m³與室外的3.9μg/m³;超細懸浮粒子數濃度則分別為4,706顆粒/cm³、6,925顆粒/cm³與10,052顆粒/cm³,差異高度顯著(P<0.001)。降幅在中午與晚間烹飪時段尤其明顯。
研究採務實設計,未限制受試者日常生活,清淨機幾乎全天開機(使用率約99%)。進一步分析顯示,參與者待在家中的時間愈長,降壓效果可能更大,但未達統計顯著。
作者認為,交通相關懸浮微粒早已被證實與血壓升高與心血管疾病相關。此次研究的貢獻在於,即便在麻州這樣整體PM2.5濃度不高的環境下,仍能在收縮壓偏高族群測得臨床有意義的改善。
不過,研究也存在限制:血壓僅在清晨測量,無法精確判斷降壓發生的時間窗;樣本多為白人且社經地位較高,且排除了服用降壓藥者,因此結果能否推廣至更脆弱族群仍待驗證。
這項研究是由國家環境健康科學研究院與康乃狄克大學醫學院資助,裝置由奧斯汀空氣公司提供折扣採購,但廠商未參與研究設計或分析。研究團隊結論認為,對居住在高車流道路200公尺內、且起始收縮壓偏高的居民,家用HEPA清淨機在真實生活條件下,確實能帶來具臨床意義的血壓改善。
延伸閱讀
▸ 模糊身分控性侵引爭議!江祖平認「怕母傷心」 衛福部緩頰:很常見
▸ 江祖平控副總兒交往時「甩巴掌、扯頭髮」還有3女受害 身心重創暴瘦10公斤
▸ 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