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內羅漢松母株結果累累,吸引遊客前來拾取。(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台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除了保存珍貴的水道建築國定古蹟,也擁有豐富多樣的自然生態,隨著秋季來臨,園區內各類植物進入落果期,近期羅漢松母株結實累累,翠綠圓潤的果實散落林下,吸引許多民眾專程前來拾取,成為館內秋日限定的特色景象。
館方指出,羅漢松自1912年台南水道興建初期即大規模栽植,當時日人在快濾桶室與園區周邊種下數十棵,百年來仍有超過40棵存活,其中最大一株需要三名成人環抱才能合圍,見證台南水道百年歷史。羅漢松屬雌雄異株植物,只有母株會結果,近期園區散落的大批果實,正是母株所結,外觀形似僧侶「羅漢」的頭與腹,討喜且適合作為育苗來源,成為庭園吉祥樹木與盆栽素材。
除了羅漢松,園區自日治時期至戰後自來水公司員工時代,陸續栽植芒果、龍眼、蓮霧等果樹,禽鳥也將周邊農田火龍果、山苦瓜種子帶入,使植物種類更加豐富。今年豪雨充沛,甚至曾出現手掌大的野生菇菌與蔓延的山苦瓜,展現水道博物館自然生態的多樣性。館方提醒,部分落果適合民眾拾取觀賞與栽植,但仍有未知或具風險性植物,呼籲遊客注意安全,並遵守相關規範,共同維護園區的自然與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