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發起2波大罷免。(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許力方/台北報導
公廣集團英語媒體Taiwan Plus編輯部的英籍新聞工作者艾永青(Ed Moon)7月辭職,買了單程機票,攜家帶眷離開台灣、返回英國,結束在台長達10年的生活,近日他發萬字文披露,在台新聞受政治干預,自己不堪大罷免時期的肅殺政治壓力而辭職,引發熱烈討論。他再度發3點聲明強調,台灣遠比政治二分法複雜得多,發文是希望激起大家思考「極端化言論」危險。
艾永青9月1日以「我的台灣重要回顧」(My) Great Taiwan Recall為題發文,披露自己辭職的引爆點,就是一篇稱美國總統川普為「被定罪的重刑犯」報導遭撤稿。在台工作4年間,他感受到政治干預,川普報導之後干預越來越明顯,使得新聞專業難以維持,因此下定決心規劃離開台灣。
文中提到,他在今年7月底買了單程機票返回英國,結束在台10餘年生活。雖然擁有房子、事業與積蓄,但因工作與社會氛圍的變化,選擇離開,感受到的是「解脫」。
▲Taiwan Plus編輯部高階主管、英籍艾永青(Ed Moon)辭職離台。(圖/翻攝substack/Ed Moon)
艾永青指出,特別關注今年「大罷免」事件。該行動針對在野黨立委發起連署,理由是他們親中或主張和解,雖然最終無一成功,但過程中顯示政治極化與民間動員的尖銳化。他質疑這些號稱「公民團體」的罷免行動與執政黨切割的真實性,並指出台灣的罷免制度經2016年修法後過於容易被操作。
文中批評,更令人憂心的是,有部分推動罷免的社運人士曾研究並使用納粹相關符號,甚至聲稱要「尋找新的猶太人」,而賴政府雖保有「合理否認空間」,卻未曾清楚劃界或公開譴責。他與家人最終也成為「極端分子」攻擊的對象,僅因產製的內容未完全符合政府敘事。
他強調,自己雖非台灣公民,仍致力維護新聞專業,讓報導呈現多元角度,但這些努力反而帶來麻煩與壓力。他直言,台灣正逐漸失去原本開放理性的公共空間,讓國家正走向錯誤方向。
發文在台灣引發網路論戰,艾永青相當驚訝地說,原以為文章僅有同事或朋友看到,沒想到點閱數暴增,甚至被當作政治攻防的工具。他近日再度發出3點聲明強調,TaiwanPlus新聞部門的表現值得肯定,他希望修正問題,而不是關閉;他認為,台灣的政治遠比藍綠對立、親台親中的二分法更複雜,他也不屬於任何陣營;最後他希望文章能引發大家思考「極端化言論」的危險,對民主社會和個體都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