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魏有德/綜合報導
大陸民眾近日發現近在西藏昌都市邊壩縣一處垃圾場,有大批「藏馬熊」聚集翻找垃圾,該影片在網路上迅速傳開,引起輿論熱議。透過影片可以發現,影片拍攝於夜間,畫面中出現超過20頭熊,正是學名「西藏棕熊」的藏馬熊。
▲30多頭熊聚集在西藏一處垃圾站覓食。(圖/翻攝新京報)
《紅星新聞》報導,藏馬熊為棕熊亞種,學名西藏棕熊,是青藏高原體型最大的食肉動物,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要棲息於崑崙山、祁連山及喜馬拉雅山間的高山荒漠和草甸地帶。類似影像過去也曾被遊客拍攝並發布於社群平台,今(2025)年8月已有多名博主在邊壩縣與丁青縣的垃圾場拍到棕熊聚集覓食的畫面。
對此,昌都市林業和草原局人員回應,當地確實有較多藏馬熊,但為何頻繁出現在垃圾場需由縣級部門進一步說明。邊壩縣政府人員則表示,涉事垃圾場距離村落較遠,夜間有值班人員維護,雖然棕熊具危險性,但只要行人不主動投餵,一般不會對人造成威脅。
該名人員指出,垃圾場原設有提示牌提醒遊客「有熊出沒」,但已被熊破壞,後續將考慮重新增設施以保障安全。他同時解釋,棕熊通常棲息於遠離人群的區域,近年卻養成夜間進入垃圾場覓食的習慣,「對野生保護動物的管理原則上不主動干預,無法完全阻止其靠近垃圾場。」
當地政府提醒,藏馬熊具攻擊性,不建議民眾靠近或接觸。邊壩縣另一名工作人員則向媒體透露,垃圾場位於山區,距縣城較遠,平日僅有環衛人員開車上山傾倒垃圾,至於棕熊何時開始到場覓食,目前並無明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