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器官與組織50歲左右會迎來顯著的加速老化。(示意圖/免費圖庫Pixabay)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在人類一生中,衰老是無法避免的過程,但其進展並非線性。過去研究顯示,人體在某些年齡階段會出現「快速老化」的現象,例如44歲與60歲。而最新一項刊登於《Cell》的研究指出,人體器官與組織在50歲左右會迎來顯著的加速老化。
根據《今日醫藥新聞》(Medical News Today)報導,中國科學院再生醫學專家劉光輝( Guang-Hui Liu)博士表示,衰老是一種橫跨多重器官與層次的全身性退化過程,至今仍是生命科學最難解的問題之一。此次研究分析了76名因外傷腦死的捐贈者,共13種組織、516份樣本,建構出一份跨越50年的人體「蛋白質衰老地圖」。
研究顯示,45至55歲是關鍵轉折點,許多器官的蛋白質表現出現爆發性變化,尤其主動脈變化最為劇烈,可能成為全身衰老訊號的樞紐。
▲最新研究發現,人體器官與組織50歲左右會迎來顯著的加速老化。(示意圖/免費圖庫iStock)
研究進一步指出,有48種與疾病相關的蛋白質隨年齡上升而表現增加,包括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纖維化與肝腫瘤等。劉博士強調,器官老化正是慢性疾病的本質,老年疾病只是不同形式的具體表現。
美國心臟科醫師陳正瀚(Cheng-Han Chen)指出,這項研究揭示了50歲左右蛋白質變化的加速,幫助理解衰老的生化基礎,並可能提供治療標的。他認為,未來應擴大樣本族群,並納入腦部與腎臟等重要器官。
紐澤西州哈肯薩克大學醫學中心老年醫學部主任帕魯雷卡(Manisha Parulekar)補充,研究發現多種組織累積錯誤摺疊蛋白質(如類澱粉蛋白),證明這並非僅限於腦部,而是全身性的衰老特徵。她強調,這項成果有助醫學由「反應式治療」轉為「主動健康管理」,讓人類不僅能延長壽命,更能延長健康壽命。
專家最後建議,若能進行長期追蹤研究,記錄同一群人的蛋白質隨時間變化,將能進一步確認「50歲轉折點」,並釐清基因與生活方式對衰老速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