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婆婆將無糖可樂當水喝。(示意圖/AI製圖)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湖北武漢一名67歲的陳婆婆近日被診斷出「2型糖尿病酮症」。她向醫師坦言,自己長期宅家不運動,還日均飲用超過3瓶「無糖飲料」替代白開水,某天突然視力模糊,還出現腹瀉、沒胃口等症狀,才盡速就醫。
據《極目新聞》報導,陳婆婆每天清晨起就窩在沙發刷抖音,午後至深夜專注在網路上搓麻將,除了吃飯、上廁所,幾乎不離開座位。兩個月前,兒子為讓她「健康解渴」,囤了大批無糖可樂和0卡O糖電解質飲料,陳婆婆便徹底用它們替代白開水,渴了就擰開喝,日均飲用超3瓶。
▲無糖可樂含阿斯巴甜。(圖/路透)
陳婆婆起初只是雙眼視物模糊、體重莫名下降,隨後還出現腹痛、腹瀉、沒胃口、渾身乏力等症狀。在醫院就診查出血糖異常後,經一週治療,血糖指標沒降,反而出現尿頻、尿急、心悸等症狀。
接診醫師龔程指出,確認陳婆婆為第二型糖尿病酮症合併泌尿系感染、低血鉀症,「正是由於老人超重,且長期宅家不動、熬夜,本身就存在胰島功能減退、胰島素抗性等問題,只是無症狀未被察覺;加之近兩個月來,大量飲用『無糖』飲料,雖其中不含蔗糖,卻含阿斯巴甜、蔗糖素等人工甜味劑。」
醫師表示,近年來研究證實,這類甜味劑會破壞腸道有益菌群平衡,而腸道菌群紊亂與胰島素抗性、血糖升高直接相關;同時,其甜度是蔗糖的數百倍,會讓大腦和胰腺誤判「攝入糖分」,啟動胰島素分泌,但無葡萄糖可分解,長期「空轉」導致胰島素敏感性下降,這也正是2型糖尿病的核心發病機制。
▲陳婆婆被診斷出糖尿病酮症。(圖/翻攝自極目新聞)
龔程醫師進一步解釋,老年人腸道功能本就相對較弱、代謝能力差,這種危害被進一步放大,最後才誘發了一系列病症,泌尿系感染與酮症並非簡單疊加,感染會引發酮症酸中毒,酮酸中毒又會助長感染加重,形成惡性循環,導致患者從身體不適快速進展為高燒、昏迷甚至休克。
醫師提醒,若出現「三多一少」(多飲、多尿、多食、體重驟降),或皮膚搔癢、視力模糊、手腳發麻、傷口難癒等非典型症狀,需立即監測血糖。醫師還指出,老年超重族群首選飲品是白開水、淡茶,選飲料時要避開含阿斯巴甜、安賽蜜等成分的「無糖」產品;生活中需堅持低糖低脂高纖飲食,多吃粗糧蔬菜,搭配適量優質蛋白,餐後進行30分鐘舒緩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