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復市區街頭一片泥濘,滿是淤泥與受損汽機車。(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施怡妏/綜合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市區,一名自稱是縣府第一線人員的網友喊話中央,「我們警消是神仙嗎?1天撤8000人,你有本事你來啊!」對此,粉專「高雄好過日」指出,只要農業部水保署發布土石流或大規模崩塌警戒,高雄市府便會於「黃色警戒」階段就啟動預防性疏散,直言「沒有很困難。」
粉專「高雄好過日」指出,同樣面臨颱風豪雨威脅時,高雄早已建立「反射動作式」的預防性撤離機制。今年夏季高雄市因應各次颱風與西南氣流帶來的致災性雨勢,共執行至少四次大規模預警性撤離,包含7月的颱風丹娜絲、7月下旬的西南氣流豪雨、8月的楊柳颱風及9月的樺加沙颱風。
粉專指出,只要有致災性氣象事件,農業部水保署發布土石流及大規模崩塌警戒時,「黃色警戒」時高雄就會開始預防性疏散撤離,不會到紅色警戒才動作,若是孕婦、慢性病患者等會優先安排疏散,「從發布警戒到撤離,最快1個小時就能完成。」
粉專指出,針對疏散居民、避難所建立、交通引導,都已經很熟練了,「幾乎是一有狀況就可以反射性動作」,今年夏天雨量大,有許多撤離的情況,少數居民難免有反彈,「但經過莫拉克等教訓,市府的防災標準一向是抓比較嚴,因此近年已經極罕見『因為沒有撤離而遇難』的案例,去年幾次破紀錄的強颱也是財損嚴重,但生命損失相對輕微。」
對比這次的花蓮光復鄉災情,粉專表示,9月22日早上7時,林保署已經發布紅色警戒,請花蓮縣府強制撤離居民,但直到發生災難,長達1天半的時間,花蓮縣府都沒有完成動作,「高雄黃色警戒1小時就把人全部都載走了,花蓮紅色警戒30小時卻缺乏危機意識,這就是最明顯的差別!」
.本文經「高雄好過日」授權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