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國旅宿訂房業者Airbnb被聯合國列入企業黑名單。(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聯合國人權辦公室27日公布新版「企業黑名單」,點名158家企業涉及在以色列約旦河西岸(West Bank)經營業務,恐加劇巴勒斯坦人權惡化。名單中不乏知名旅宿平台Airbnb、Booking.com及智遊網(Expedia),再次引發國際關注。
根據《路透社》報導,今年新增68間公司、移除7間,數量創下新高。被移除的包括英國的Opodo及西班牙的eDreams ODIGEO,理由是已不再涉及爭議業務。
大型旅遊平台多年未除名
Airbnb、Booking和Expedia早在2020年首次名單出現時就被點名,至今仍未剔除。Expedia強調,他們只是連結旅客與獨立經營的住宿,部分房源雖在爭議地區,但都有明確標示,並遵循國際法與制裁規範。Airbnb與Booking則尚未回應。
名單涵蓋多國跨國企業,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及中國等,新入列的德國大型水泥商海德堡建材(Heidelberg Materials AG)則表示,已停止在被占領的巴勒斯坦地區經營,對遭列名提出異議。
▲以色列援引聖經與歷史淵源,否認國際法院2024年將約旦河西岸認定為「被占領區」的裁定。(圖/路透)
以色列痛批「政治偏見」
以色列對此強烈反彈,駐日內瓦代表團聲明痛批名單是「黑名單」,針對的卻是「沒有做錯事的企業」,並強調國際法並未普遍禁止企業在衝突地區營運。以色列援引聖經與歷史淵源,否認國際法院2024年將約旦河西岸認定為「被占領區」的裁定,主張這片土地只是「有爭議」。
國際壓力持續升高
雖然名單本身沒有制裁效力,但可能引發投資人壓力及消費者抵制。外界指出,自去年10月以來,以色列在加薩(Gaza)的軍事行動與約旦河西岸突襲升溫,國際社會對企業涉入定居點問題的審視更趨嚴格。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圖爾克(Volker Türk)強調,這份報告凸顯企業在衝突地區的責任,必須確保業務不會助長人權侵害,並呼籲各國政府採取行動。
民間團體則認為,這份自2016年設立的資料庫,能提升透明度,促使企業重新檢視在約旦河西岸的營運模式。
自1967年戰爭以來,以色列持續擴張定居點,建設道路與基礎設施切割巴勒斯坦土地,讓兩國方案更加遙遠。聯合國最新調查更直指,以色列政策展現「明確意圖」強迫巴勒斯坦人遷離、擴大定居點並最終吞併約旦河西岸,但以色列政府則強烈駁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