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許權毅、陳以昇/花蓮報導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已釀18死,目前仍有6人失聯。《ETtoday新聞雲》記者今日前往破口上游約1公里處、馬太鞍溪橋中間,農民正在收拾農田。鄭姓農民說,該處地勢相對高,當時水雖然有進來,但好險堤防有守住,若從該處灌進來,「整個光復鄉可能都沒了」。
▲馬太鞍溪旁的一處農田雖在破口上游,但泥水不能引進,稻田只能等著報廢。(圖/記者許權毅攝)
鄭姓農民多年前到光復種田,農地就在馬太鞍溪邊,約莫10甲地,該批第二期稻田是從7、8月開始種植,原本預計11月能收成,如今遇到洪水灌進,溪水都是泥沙無法引水,也正在搶修,不知何時才會結束,看似綠油油的稻田,已經「等待枯死」,都沒用了,就算之後有水可用,但稻穗可能已經不飽滿,賣相差,等於沒效。
▲▼鄭姓農民說,該處農田邊堤防水好險沒進來,否則整個光復鄉可能都沒了。(圖/記者許權毅攝)
農民指出,泥水沒有營養,當時灌進來後,農田在下方約1公里處的破口灌進來,倘若從自己的農田灌進,加上位置地勢高,泥水再往市區裡沖,整個光復鄉可能都「沒了」。
農民說,自己的農地只有10甲,損失可能近百萬,但是馬太鞍溪附近有10至20多人種植農作物,最大的有80幾甲,尤其破口附近受損嚴重,損失已經無法估計,相當嚴重。
▲▼四個壯漢今日整地,搬起一根根漂流木,仍十分吃力,可見當時洪水力量有多大。(圖/記者許權毅攝)
今日上午,《ETtoday新聞雲》記者前往農田,發現農田正在整理農地,可見稻田、雜草被水流沖倒,木頭被沖進田裡,4個壯碩大漢吃力搬起一根根漂流木,望著沒有水的農田,遠處怪手、機具從產業道路進進出出,捲起漫天塵土,無力悲嘆。
有農民回憶,就住在馬太鞍溪旁,事發(23)日當天,有農民正在沖洗割稻機,原本還不知道發生溢流潰壩,直到聽見「轟隆隆」聲音,才趕緊逃離到高處,否則機器可能全都被水沖走,非常可怕。
▲▼泥沙沖進農田,看似仍綠油油的農田,已經面臨報廢危機。(圖/記者許權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