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提案未通過,聯邦政府繼續關門。(圖為美國國會大廈/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美國政府關門危機持續延燒,聯邦參議院於當地時間1日否決一項旨在化解總統川普與國會民主黨預算對立的提案,使得迅速結束政府停擺的努力宣告破局。約75萬名聯邦公務員恐被迫無薪休假,政府部分機構也已進入停擺狀態。
綜合外電報導,由於白宮與國會未能達成臨時撥款協議,聯邦政府因資金耗盡,於當地時間1日凌晨12時01分關門,多個部門與機構中止運作。停擺影響涵蓋廣泛,包括行政、公共服務及民生相關單位,除少數必要人員仍須在未領薪的情況下工作外,大多數聯邦員工將面臨強制無薪假。
民主黨人堅持延長針對低收入戶的健保補貼措施,拒絕配合通過由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已核准的臨時資金法案。該法案原可暫時維持政府運作至11月下旬,爭取更多談判時間,但在參議院需達60票門檻才能送交川普簽署,而民主黨未給予足夠支持。
受影響的75萬名公務員將在政府重啟前處於停薪狀態。雖然軍方、邊境執法人員等「必要人力」仍需上班,但下周開始可能面臨領不到薪水的窘境。過去政府停擺期間,儘管後續通常會補發薪資,但過程仍對家庭與日常開銷造成衝擊。
共和黨方面則主張,應在健保與福利支出上進行預算刪減,以回應財政壓力。民主黨則反對在基本醫療保障上讓步,雙方歧見難解。這次停擺已是美國7年來首次,預計若無協議,將持續數日甚至數周,對民眾信心及行政效率皆構成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