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多線出擊!施壓藥廠擴產、逼外企遷美 瞄準2026期中選舉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白宮會見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Benjamin Netanyahu)。(圖/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路透)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正全力為2026年期中選舉布局,白宮近來頻頻出手,要求多家跨國企業配合生產與投資計畫,藉此打造政治政績。消息指出,製藥巨頭禮來(Eli Lilly)被要求擴增胰島素產量,輝瑞(Pfizer)需加碼生產抗癌藥「愛博新」與降膽固醇藥「立普妥」,英國阿斯特捷利康(AstraZeneca)則被勸進將新總部遷至美國。消息人士透露,這些企業幾乎每天都會接到白宮、衛生與公共服務部與商務部高層來電施壓。

根據《路透社》報導,不僅是藥廠,川普政府正推動橫跨30個產業的合作協議,涵蓋半導體、人工智慧、能源、關鍵礦產、造船與電池生產等,被視為對國家或經濟安全至關重要的企業都在名單中。政府在部分協議中提出「以關稅減免換合作」的條件,甚至考慮對陷入困境的企業入股投資,形成前所未見的「國家主導式產業政策」。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熟悉內情人士指出,這些快速推進的協議不僅為強化供應鏈、降低對中國依賴,更旨在為川普在2026年選舉前累積「政治籌碼」。白宮官員強調,這是「全政府策略」的一環,運用聯邦機構的廣泛權力,推動企業回流美國、強化關鍵產業自主能力。川普日前更親自宣布,與輝瑞達成藥價協議,以減稅換取降價,並在白宮舉辦簽署儀式,突顯政治宣傳效果。

不過,這種干預市場的作法也引發學界與企業界議論。哥倫比亞大學法學教授柯菲(John Coffee)直言,「這是共和黨政府前所未有地遠離傳統自由市場的舉措」,批評政府正「挑選贏家與輸家」。部分企業高層則擔心政策可能隨政權更替而逆轉,「現在簽的合約3年後恐得重來」。

為推動這項大規模策略,川普政府鎖定「國際發展融資公司」(DFC)作為主要執行單位,計畫將該機構融資能力從600億美元暴增至2500億美元,並成立新基金投資能源、礦產與基礎設施等戰略產業。此外,商務部長霍華德.魯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主導的「美國投資加速器」也將上線,結合華爾街資金與聯邦政策,推動更多產業合作案。

10/01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26 2 3202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新視角影片】北捷遭踹婦先撞2次才被飛走

【新視角影片】北捷遭踹婦先撞2次才被飛走

【救命神梯】屋主摘龍眼忘收梯子!25人靠它爬屋頂躲泥流

【救命神梯】屋主摘龍眼忘收梯子!25人靠它爬屋頂躲泥流

【謝謝你們】花蓮災民大聲感謝「鏟子超人」超暖心

【謝謝你們】花蓮災民大聲感謝「鏟子超人」超暖心

【才入學1個月】屏科大一生騎車撞燈桿搶救不治

【才入學1個月】屏科大一生騎車撞燈桿搶救不治

獨/直擊光復「救災超人手在抖」原因藏洋蔥!

獨/直擊光復「救災超人手在抖」原因藏洋蔥!

熱門新聞 國際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