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持續協助花蓮光復災民,今(10/9)起進行第二波災區發放慰問金與物資。(圖/慈濟基金會提供,下同)
地方中心/花蓮報導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持續投入花蓮光復鄉的災後關懷,趕在雙十連假前,除了在光復糖廠設置醫療站、於光復火車站前設立服務點、並派遣行動餐車供應熱食外,10月9日正式展開第二波慰問金及物資發放行動。這次重點鎖定大安村,接下來也將陸續擴及大平村、大馬村及阿陶莫部落,並同步協助有需求的災戶進行房屋修繕與輔具提供。
大安村村民王先生受災嚴重,家園幾乎全毀,損失難以估算。他坦言,面對災情只覺得無助,感謝慈濟送來的慰問金和物資,讓一家人多了一分安心。而范女士則獨力撫養兩名孩子,家中雖已清理完畢,但生意受損、住處也暫時借住他人家,未來去向仍未定。她表示:「還好有政府和慈濟的慰問金,至少眼下不用擔心生活。」
村長徐振雄則忙於協助村民,自家物品損壞、救災時腳趾受傷,仍堅守崗位。徐振雄說,大安村約有400戶、逾千人,感謝各界善心人士及慈濟的援助,讓村民得以快速恢復生活。他也提醒大家注意身體健康,積極申請所需物資。
隨著災區清理進度加快,不少長者及行動不便者向慈濟提出輔具需求。志工們分批從中北部運送電動床、輪椅、助行器等設備,10月9日第一站送抵光復車站前一戶高齡夫妻家。江爺爺、江奶奶因床被毀且行動不便,女兒特地申請電動床與拐杖,慈濟迅速送達,讓一家人感動不已。張女士也表示,原本以為物資運送需要時間,沒想到這麼快就收到,感謝慈濟師兄師姊的幫忙。
大馬村的李家則遭泥流淹至兩公尺高,水電管線全毀,家中唯一經濟來源也因工廠被掩埋而斷絕。慈濟得知後,立即協助修復水電、開挖化糞池,並進行門窗及紗窗修繕,確保居住安全。雖然是否遷村仍在評估中,李小姐感謝慈濟先打造臨時可住的空間,志工也積極申請福慧床及隔屏,幫助災戶不必再睡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