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圖/路透)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針對中國再度收緊稀土出口管制,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表示,背後可能存在三項動機,包括經濟困境、中國反對美方推動和平,以及在中美領袖預計月底會晤前的戰略操作。他認為這是「錯誤算計」,但兩國仍保持溝通。
中國官方於本月9日宣布,針對部分稀土技術項目實施出口限制,美國總統川普旋即在社群平台發文,宣告自11月1日起將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0%關稅,並祭出其他限制措施,原訂即將到來的川習會也一度傳出取消。
貝森特13日在《福斯財經新聞網》節目中表示,首要原因可能是中國經濟情勢惡化,因此藉由限制戰略物資出口,試圖取得談判籌碼。其次,中國與美國在全球和平議題上立場對立,例如中國持續購買俄羅斯與伊朗原油、提供戰爭資源,皆與美方立場背離。
貝森特指出,第三個可能是中國想藉此在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月底會晤前施壓,試圖影響談判氛圍,但「這是錯誤的策略」。貝森特強調,儘管雙方關係緊張,但美方仍在與中方保持溝通,「我有信心,事情還能往前推進」。
節目主持人巴帝羅默(Maria Bartiromo)進一步詢問川習是否仍將會晤,貝森特回應,川普曾在個人社群媒體上暗示,部分關稅措施可以視會談結果延期實施,雙方仍有協商空間。
貝森特表示,川習個人互動良好,他認為中國此次管制措施可能並非習近平親自拍板,而是來自內部強硬派的主張。中國體制內部意見分歧,可能有些人傾向採取對抗態度,「這些人刻意破壞中美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