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市教育局推動國中技藝或職業試探在地特色課後課程,學生透過實作體驗探索職涯方向。(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台南報導
為協助國中學生提早探索職涯方向,台南市教育局創新推動「國中技藝或職業試探在地特色課後課程」,結合鄰近技專校院與在地產業資源,讓學生在正式課程外動手實作、體驗技職學習的魅力。
教育局指出,自100年度執行以來,已累積約1600人次學生及200多位教師參與,今年度共有仁德文賢國中、南化國中與白河國中3校辦理特色課後課程。
市長黃偉哲表示,教育不應只侷限在課本與教室內,更該走入社區、連結生活,讓學生在探索中學習、在實作中成長,落實「適性揚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亮點與未來方向。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透過寒暑假及例假日開設在地課後課程,讓學生能親近在地產業、認識職群發展,培養興趣與職涯自覺,不僅具教育意義,更深具社會價值。
教育局說明,仁德文賢國中課程邀請鄰近中華醫事科技大學、樹人醫專教師授課,帶領學生體驗新生兒照護、高齡養生保健與視光體驗等醫護專業,讓學生對醫護職群有初步認識,也增進健康知識。南化國中則以在地農業為核心,安排學生走訪養蜂場製作蜂王乳、茶樹莊園提煉精油,並與果農一同烘烤龍眼乾,讓孩子體驗農事辛勞、認識家鄉價值。白河國中與白河商工合作,讓學生親手設計蓮花文創商品,進行雷雕、蝶古巴特拼貼與馬賽克創作,展現創意與自我表達能力。
教育局強調,除在地特色課後課程外,也將透過技藝教育課程、技職博覽會、國小高年級技職參訪與暑期體驗課程等多元活動,持續引導學生適性發展,培養可帶著走的實用能力與技術,為孩子的未來職涯種下探索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