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察院。(圖/記者李毓康攝)
記者杜冠霖/台北報導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昨指控,監察院在8月20日下午3點37分到42分,短短5分鐘內連開7場聯席會議,卻在2025年度預算中編列高達134.9萬元的「開會逾時誤餐費」,並揚言刪除該預算。監察院今(17日)回應,當日是召開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會議,歷時逾一個小時,隨即召開之7場聯席會議程皆為各部會機關就本院前已提出調查意見或糾正案件之函覆內容,程序性相對單純,類似「備查」性質。進行時間相對快速;被誤指為「草率處理」,本院深感遺憾。
監察院說明,立法委員所指當日(8月20日)是召開本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會議,暨相關委員會聯席會議(社環及內族;社環及財經;社環及教文;社環及司獄;社環、內族及司獄;社環、財經及教文;社環、內族、財經及交採)。
對於當日會議,監察院回顧,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會議14時30分開始,15時36分結束,歷時逾一個小時。而隨即召開之7場聯席會議程皆為各部會機關就本院前已提出調查意見或糾正案件之函覆內容,此為本院追蹤相關機關是否確實改善所進行之追蹤管考,多屬程序性相對單純,類似「備查」性質。
監察院說明,且在會議前都先以公文程序請調查委員列出具體處理建議,並於會議至少三日前將議案資料送達出席委員審閱,以提升議事和行政效能,因此進行時間相對快速;被誤指為「草率處理」,本院深感遺憾,也呼籲憲政機關間應互相尊重,憲政機關間各有不同功能與運作方式,期本於詳實內容檢視本院運作。
監察院重申,本院常設委員會會議均依相關法令進行審議程序,並透過事前資料提供,以提升審查品質與效率。會議進行因議案事前準備充分、目的明確,且與會委員如無不同意見,會議自可快速完成審查程序,有效提升決策效率。希望各界能從法規制度與實務全貌的角度,理解本院常設委員會會議的運作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