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口堰塞湖蓄水量估逾270萬噸,花蓮分署籲下游地區民眾撤離 。(圖/翻攝自Facebook/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
記者閔文昱/綜合報導
花蓮縣太魯閣地區今(17)日傍晚因立霧溪上游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坍塌,導致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水位急速上升。花蓮縣政府晚間發布「紅色警戒」,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第9鄰)、秀林村民有社區(民有1至3鄰)明(18)日停止上班上課,並要求相關地區民眾預防性撤離。
受坍塌影響,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立霧溪水勢受阻,已形成堰塞湖,且水位持續上漲。公路局宣布自晚間17時30分起,中橫公路台8線天祥至太魯閣(167.7K~184.5K)全線封閉,太魯閣牌樓旁「錦文橋」也同步封閉,禁止人車進入。
內政部與行政院均已啟動緊急應變機制。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堰塞湖崩塌點距燕子口步道僅500至600公尺,隨時有溢流、潰決風險。卓榮泰院長指示相關部會派員進駐太魯閣工務段,使用無人機監測水位,並儘速搶通路線,讓重機具能進入降挖壩體,降低潰決風險。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壩體初估高約50公尺、蓄水量達270萬噸,若於1小時內潰決,洪水約50分鐘可抵達下游錦文橋,屆時河床水位恐上升5公尺。花蓮縣府已要求秀林鄉公所、台電東部發電廠等單位進行預防性撤離與防護準備,並持續監測堰塞湖變化。
花蓮縣府提醒,立霧溪沿岸及燕子口至靳珩隧道路段目前為高風險區域,呼籲民眾勿靠近河道或闖入封閉範圍,以免發生危險。民眾可透過縣府災防通報平台或氣象署即時資訊掌握最新警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