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開車6小時 陸大叔「肺栓塞」緊急送醫

▲▼連續開車6小時 陸大叔「肺栓塞」緊急送醫。(圖/翻攝西南醫院)

▲大叔因罹患肺栓塞送醫治療。(圖/翻攝西南醫院)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重慶一名60歲男子因連續開車6個多小時,罹患肺栓塞,幸好就醫及時,在醫療團隊的搶救下撿回一命。

根據陸媒報導,60歲的王大叔連續開車6個多小時,隔天出現右側上胸部疼痛的症狀,並逐漸擴散到整個右側胸部;不過,短暫休息後,王大叔感覺症狀已緩解,就沒有特別在意。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不料,隨後幾天,王大叔的右胸不時出現疼痛症狀,甚至擴散到整個胸部,在家人的陪伴下,決定前往西南醫院就診。

考量了各項指標,以及王大叔的吸菸史,醫療團隊確定他患上了肺栓塞、程度為中高危,必須盡快介入取栓。在經過一連串的治療後,王大叔成功轉危為安,轉至普通病房繼續治療。

醫療團隊的陳永鋒教授表示,王大叔發病前經歷6個多小時車程,久坐不動加上中途沒喝什麼水,導致下肢血流緩慢,血液一直處於高凝狀態,使得下肢血液在血管內凝結成血塊。

陳永鋒指出,血塊脫落後隨著血流流向肺部,阻塞肺部多處血管血運,最終導致肺栓塞發生,「肺栓塞多為急性起病,常見症狀有突發的呼吸困難、劇烈胸痛、咳血、暈厥等,下肢深靜脈血栓是引起肺栓塞的主要血栓來源。」

陳永鋒提醒,預防肺栓塞的核心在於活動,長途駕車要定時停車活動,例如駕駛1至2小時,最好停車休息10至15 分鐘,下車走動,做踮腳尖、屈膝、抬腿等活動,促進下肢血液循環,避免血液淤積。

陳永鋒還說,開車時要穿寬鬆的褲子和襪子,避免穿過緊的衣物壓迫下肢血管,影響血液流動;此外,開車前和駕駛過程中可適量喝水,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風險。

陳永鋒強調,開車時若出現腿部腫脹、發麻,或胸部輕微疼痛,不要硬撐,應及時停車休息,若症狀未緩解,需盡快就醫檢查。

10/19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47 1 0024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閃兵案再延燒!驚見修杰楷.陳柏霖 Energy書偉.棒棒堂小杰「雙手上銬」

閃兵案再延燒!驚見修杰楷.陳柏霖 Energy書偉.棒棒堂小杰「雙手上銬」

陳大天猜楊昇達小孩性別 「如果是男生,記得要當兵」

陳大天猜楊昇達小孩性別 「如果是男生,記得要當兵」

陳漢典「扁平足」沒當兵 10幾年前收政府通知「免役」

陳漢典「扁平足」沒當兵 10幾年前收政府通知「免役」

醫生斷言活不過20歲 「超跑媽媽」愛子小比25歲走了 媽媽心碎告別文曝光:此生有你,夫復何求

醫生斷言活不過20歲 「超跑媽媽」愛子小比25歲走了 媽媽心碎告別文曝光:此生有你,夫復何求

修杰楷.陳柏霖.Energy坤達.書偉涉閃兵! 棒棒堂小杰也涉案..阿緯3天前才幫他背書

修杰楷.陳柏霖.Energy坤達.書偉涉閃兵! 棒棒堂小杰也涉案..阿緯3天前才幫他背書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