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圖,與本文無關。(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鄺郁庭/綜合報導
台中市檢出疑似非洲豬瘟案例,農業部緊急宣布自今(22)日中午12時起,全國豬隻禁運、禁宰5天。究竟非洲豬瘟為何如此可怕,對台灣的產業又有何衝擊,《ETtoday新聞雲》整理10大QA,讓讀者一次看明白。
Q1.什麼是非洲豬瘟?
非洲豬瘟1921年首次於非洲肯亞發現,是一種急性、高傳染性的病毒性疾病,特徵是發病過程短,但死亡率高,從野豬傳到家豬,再從非洲傳到歐洲、南美洲、俄羅斯等地,2018年散播至中國大陸。
Q2.非洲豬瘟的傳染途徑為何?
以接觸傳染為主,可經由廚餘、節肢動物、動物分泌物或排泄物、車輛及人員夾帶等途徑傳播。非洲豬瘟病毒存在於環境時間於冷藏豬肉100天、冷凍豬肉1000天、豬舍1個月。
Q3.豬隻被傳染非洲豬瘟會怎樣?
發病豬隻特徵為發高熱及皮膚呈現紫斑點,全身內臟的出血,尤以淋巴結,腎臟和腸粘膜最明顯。豬隻一旦染病之後,發病率和死亡率最高達100%。
Q4.非洲豬瘟可怕之處在哪?
目前非洲豬瘟沒有疫苗可預防、也沒有藥物可治療。發生非洲豬瘟案例的養豬場必須採取全場撲殺。
Q5.非洲豬瘟如果入侵台灣,會有怎樣的後果?
疫情一旦傳入台灣,對養豬產業和上下游產業都將造成衝擊,連滷肉飯、排骨飯、香腸等美食都會受到影響,初估可能造成我國2000億元經濟損失。
Q6.人會感染非洲豬瘟嗎?吃了非洲豬瘟染疫豬肉會如何?
非洲豬瘟並非人畜共通傳染病,不會感染人,病毒無法在人體複製。農委會指出,我國經屠宰衛生檢查合格的豬隻,豬皮均蓋有檢查合格標誌供消費者辨識,消費者在市場購買豬肉時,只要注意選擇蓋有合格印的豬肉,食用安全無虞。
Q7.為何廚餘是防堵非洲豬瘟的關鍵?
國內仍有少數養豬場利用廚餘養豬,病毒恐藉由廚餘傳播,因此廚餘應經高溫蒸煮達中心溫度90℃以上至少1小時,才可用於餵飼豬隻,落實廚餘加熱處理可更進一步降低非洲豬瘟入侵的風險。
Q8.如果違規從疫區帶入或自電商網購貨運豬肉相關製品回台有什麼罰則?
旅客如自3年內有發生非洲豬瘟國家違規攜帶豬肉產品入境遭查獲,第一次的罰鍰20萬元,第2次以上違規直接裁罰100萬元。若是違規輸入肉品,最重可處7年有期徒刑,併科300萬元罰金。
Q9.如果發現來路不明的豬肉和相關製品該怎麼辦?
若發現疑似境外肉品,請送交防檢局或各縣市動保處,如棄置請以一般垃圾處理,千萬不要丟到廚餘桶,以免增加疫病傳播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