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專家示警,隨著美國在貿易戰中節節敗退,台灣恐成犧牲品。(圖/路透)
記者柯沛辰/綜合報導
美國在與中國的貿易戰中節節敗退,美國外交軍事雜誌《國家利益》(National Interest)專文分析,美國可能正在重新評估其對外承諾,尤其是對台灣的安全保障,這對台灣來說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警鐘。
資深國安新聞編輯魏切特(Brandon J. Weichert)撰文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在美中貿易戰中退縮,因為美國似乎處於劣勢。儘管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指出,中國正面臨一場大衰退或嚴重的經濟蕭條,並試圖將全球經濟拉入深淵,但事實是,中國已經成功在貿易問題上把美國逼入絕境。
文中指出,中國在全球稀土市場有壓倒性的主導地位,北京憑藉稀土這項王牌,有效削弱了美國的攻勢,並迫使美國作出重大讓步,包括川普近期批准輝達(NVIDIA)向中國科技公司出售先進晶片,儘管最新的尖端晶片仍受限制。
不僅如此,川普政府近期還取消了原先對台承諾的4億元軍售案,但這些武器對台灣防衛至關重要。儘管川普政府此舉是為了結束貿易戰所作出的策略,但中國並未改變在稀土問題上的強硬立場,這使得局勢向北京方面傾斜。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圖/路透)
儘管美中雙方最後仍可能達成某種協議,但美國在貿易戰中的不利表現,無疑是美中關係未來走向的重要警示。這對台灣來說,尤為不妙,因為台灣似乎已成了美中貿易戰中的犧牲品。
從川普政府取消軍售協議的舉動來看,美國在川普執政期間似乎並未真正投入保衛這個受到威脅的島嶼。換句話說,台灣可能必須自力更生。北京顯然意識到這一點,這也是為什麼中國在處理台灣問題時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且自信。
美國在貿易戰中的失利,以及川普為貿易戰而放棄台灣的態度,顯示出一旦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美國可能無法有所作為。
正如中國牢牢掌控全球稀土礦物開採和加工設施上,北京已經花費至少10年時間增強其在第一島鏈,尤其是針對台灣的力量投射能力。同時,中國還穩步發展了阻止美國進入第一島鏈的能力,以備其發動攻擊時使用。
▲中國持續強化對第一島鏈的投射能力,圖為山東號航母(上)、055型飛彈驅逐艦(下)。(圖/日本防衛省)
文中認為,正如貿易戰所揭示的那樣,如果中國決定攻擊台灣,美國幾乎無能為力,也不太可能伸出援手。台灣需要制定一套新策略來應對北京,而這套策略必須盡可能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因為在台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美國可能不會出手。
貿易戰向世界發出了一個警告:美國正在重新考量其承諾。這並不完全是因為美國希望放棄這些承諾,而是因為美國不得不承認自己在一些關鍵領域已被對手超越,比如稀土礦業以及對第一島鏈的控制力。這是冷戰結束後美國近三十年來放鬆警惕的必然後果。
如果中國近期攻擊台灣,台灣可能只能孤軍奮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