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天文台的VLT望遠鏡捕捉到的「3I/ATLAS」影像。(圖/翻攝eso.org)
記者吳美依/綜合報導
星際天體「3I/ATLAS」將於10月29日通過近日點,再度引發關注。儘管學界普遍認為這是一顆彗星,哈佛大學天體物理學家勒布(Avi Loeb)卻主張,它出現了許多不尋常的跡象,甚至很可能是外星科技。
「3I/ATLAS」是人類迄今所觀測到,第3個來自其他恆星系統的天體,今年7月1日由NASA資助、位於智利的小行星撞擊警報系統(ATLAS)首次發現,當時距離地球約6.7億公里,已被NASA確認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與地球最近距離將維持在2.4億公里以上。
勒布是一名以色列裔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從事天體物理學和宇宙學研究,也是哈佛大學目前任期最久的天文學系主任,卻因為提出大膽而具爭議性的外星生命理論而聞名。他最近甚至在神經科學家拜力克(Mayim Bialik)的podcast節目上說,「如果你想要去度假,那就在10月29日之前去吧,因為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
《新聞周刊》等外媒報導,勒布列出「3I/ATLAS」的8項「異常」特徵,包括它比前2個星際天體更大但運動速度更快,通過近日點時無法從地球上觀測到,周圍氣體羽流所含的鎳比鐵多得多。此外,它逆行軌道運動,意即運動方向與太陽系主流方向相反,卻又與地球等內側行星軌道平面高度一致,這種情況自然發生的機率僅約0.2%。
不過,大多數科學家仍認為「3I/ATLAS」只是一顆彗星。密西根州立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教授塞利格曼(Darryl Seligman)指出,有明確證據顯示其活動模式符合彗星特徵,在太陽系彗星中也曾觀察到類似的鎳現象。
賓州大學外星情報中心主任萊特教授(Jason Wright)主張,「3I/ATLAS」的軌道路線沒有特別意義,而且NASA也預測它將於12月初重新出現在太陽另一側,「雖然有些特殊之處,但這並不令人意外,因為它來自另一個恆星系統,理應存在差異。
「敵意外星UFO」靠近地球?哈佛科學家示警 時間點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