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蒼藍鴿表示,其實內臟脂肪代謝速度快、反應靈敏,身體開始減重時,往往是最先被消耗的。(示意圖/免費圖庫Unsplash)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兒科醫師「蒼藍鴿」吳其穎近日在臉書發文指出,許多人以為「內臟脂肪」最難減,其實正好相反。由於內臟脂肪代謝活性高,是最容易先燃燒的一部分,因此只要進行小幅度減重,就能明顯改善脂肪肝與血糖狀況。
吳其穎表示,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不同,其代謝速度快、反應靈敏,當身體開始減重時,它往往是最先被動員消耗的脂肪區域。這意味著,即使體重僅下降少許,身體代謝指標也能明顯改善。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指出,對於血糖偏高或有胰島素阻抗的人,只要先減重1至2公斤,就能看到脂肪肝情況緩解、糖化血色素數值下降。這些微小的變化,往往能帶來身體循環與能量代謝的明顯進步。
吳其穎也強調,許多人在開始減重時容易急於求成,其實可先透過飲食與生活調整啟動燃脂,再逐步建立運動習慣。等體重下降、身體變輕盈後再開始運動,不僅更容易持之以恆,也能降低受傷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