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進黨前秘書長林右昌目前正在美國參訪。(圖/翻攝自Facebook/林右昌UChange)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近期在美國訪問的前民進黨秘書長林右昌,在結束德州達拉斯、奧斯汀的產業參訪行程後,接著搭機前往亞利桑那鳳凰城。林右昌在臉書分享,台灣與德州正攜手一步步為全球科技供應鏈建構更穩固與永續的力量,但也面臨文化法規磨合、人才、電力等三大課題;此行深刻體會到台灣高科技產業將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是台灣總合力量的延伸,應該正向肯定,不要刻意唱衰。
林右昌表示,半導體與高科技產業在德州蓬勃發展,這幾天參訪了許多家台灣代表性企業,包括環球晶(GWA)、緯創(Wistron)、台達電(Delta Electronics)、東陽實業(Tong Yang Industry) 、 康舒科技(AcBel Polytech)以及東元西屋(TECO-Westinghouse),不只與管理領導階層深入對談,也實地參觀了工廠與生產線。
此外,他也跟長榮物流、崇越科技(TOPCO)、系統電子(SG)、英特磊(IET)的核心幹部進行座談,雖然彼此的產業別差異甚大,但大家卻不約而同都有積極擴展布局的規劃。
林右昌觀察,目前台企在美國德州投資的狀況,幾乎所有業者都展現高度的企圖心,大家對未來長遠發展也都抱持積極樂觀的態度。或許因為此地從1980年代就是美國通訊與高科技的基地之一,在此有製造業的生產文化與基礎,加上州與市政府積極鼓勵支持,雖然是摸著石頭過河,成敗尚難評斷,但基本上都是上軌道的。
但林右昌也強調,問題困難當然不會沒有,不過大家也在努力一一想辦法克服。一般來說,最主要是面臨著三個共同的課題。第一,為搶奪此波AI與美國製造的浪潮商機,台企建廠速度的要求就是快、更快、再快,這有賴與在地協力廠商的磨合,也是目前比較困擾的地方,包括各種法令、法規、勞工、工作文化,都需要經驗分享與時間學習。
其次,林右昌說,由於不只台企到此區投資,包括美國自己的企業與其他國家也都齊聚德州加大投資,大家都在搶奪人才,如何用人、留人,都是功夫;第三,德州是獨立電網,電力資源充沛,但企業申請用電還需地方政府部門積極協助,事先的協調與溝通就很重要。
林右昌強調,這幾天實際體會到達拉斯與奧斯汀產業廊帶蓬勃的創新能量,也深刻體會到台灣高科技產業將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更關鍵的角色,在半導體、電子製造與新能源技術領域進一步擴展影響力。這些企業是有策略與規劃,並非莽撞而行,不僅展現出台灣在全球科技版圖上的競爭力與永續價值,更是台灣總合力量的延伸,應該正向肯定,不要刻意唱衰。
林右昌表示,每一家企業,都不僅是台灣的驕傲,更是全球創新生態的重要夥伴,他看到台灣產業不只是「製造的力量」,更是「連結世界、驅動未來」的力量。面對AI、能源轉型與地緣供應鏈重組的浪潮,台灣企業展現了靈活、堅定且具有遠見的國際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