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亞太腫瘤消融年會創歷史規模,600專家齊聚台北共論癌症微創新局。(圖/記者郭世賢翻攝,下同)
記者郭世賢/台北報導
創下歷史紀錄的「亞太腫瘤消融年會」(Asia Conference on Tumor Ablation, ACTA)在經過為期4天緊湊的教育訓練及議程後,於昨(27日)在台北圓山飯店盛大閉幕。本次大會被譽為「亞洲史上規模最大的腫瘤微創治療國際大會」,由臺大醫院黃凱文教授擔任主席,成功匯集了來自全球24個國家、超過600位的頂尖醫學專家與學者,聚焦腫瘤消融技術的最新突破,再次向世界展現台灣在精準微創醫療領域的領導地位。
此次第11屆亞太腫瘤消融年會是全球腫瘤消融領域的權威學術平台,大會亮點紛呈,全面展示了癌症治療的未來圖景。在四天的議程中,各國專家學者圍繞多項尖端技術進行深度研討,包括:新穎的腫瘤消融工具(如射頻、微波、冷凍消融等)、先進的影像導引設備、機器人手臂導引系統,乃至如「碎化刀」(Histotripsy)等革命性的非熱消融技術。此外,會議亦涵蓋了最新的癌症治療藥物如何與消融技術協同作用,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組合式治療方案。

▲黃凱文教授榮獲亞太腫瘤消融院士。
擔任本次大會主席的臺大醫院黃凱文教授,是世界知名的腫瘤微創治療專家。他表示,ACTA年會是11年前在台灣成立,經過10年的各國巡禮再次回到台灣,很有歷史意義,這也代表了國際對台灣醫療水平,特別是在肝膽胰、甲狀腺、肺、腎、子宮骨骼等實質器官腫瘤微創治療成就的高度肯定。
黃凱文教授在閉幕致詞時強調:「這4天,我們不僅分享了最前沿的消融技術與經驗,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跨國界、跨領域的合作網絡。感謝全球600多位專家的熱情參與,這場盛會的成功屬於每一個人。我們相信,透過不斷精進的微創消融技術,結合精準的影像導引與智能輔助系統,將能為全球癌症患者帶來更安全、傷害更小、恢復更快的治療選擇。」
此次國際盛會的成功舉辦,不僅為與會的國內外醫師提供了寶貴的交流平台,也極大地提升了台灣在國際腫瘤消融與微創治療領域的能見度與影響力。大會的圓滿落幕,象徵著全球癌症治療正朝向更精準、更低侵入性的方向邁進,而台灣在此浪潮中正扮演著關鍵的推動角色。

▲台灣出力支援蒙古、孟加拉、印度、柬埔寨各國。

▲大會主席臺大醫院黃凱文教授。

▲大會舉辦亞太各國衛星論壇,共定合作計畫。

▲大會展示最新智能導引設備。

▲40餘家設備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