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良侄孫:兩岸如何跨越心理藩籬 成為現實課題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圖/翻攝中新社)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圖/翻攝中新社)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台灣光復節剛過去,大陸對台政策動作頻頻,兩岸關係持續未見改善。張學良侄孫、大陸全國政協委員李大壯在《人民日報》撰文表示,他往返兩岸已近40年,但雙方交流有時還停留在立場表述層面,缺乏深入理解,「如何跨越這道心理藩籬,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課題」。

中共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今(29)日於第13版刊出李大壯所撰文章「以史為鑑,走和平融合之道——我的兩岸見聞與思考」。李大壯是張學良侄孫,在大陸屬於「抗戰將領親屬」,張學良孫子張居信是他的堂弟;李大壯已任6屆大陸全國政協委員。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台灣光復是一段極具歷史意義與象徵意義的篇章」,李大壯寫道,它不僅是抗戰勝利的重要成果,也是中華民族洗刷百年屈辱的重要標誌,是中國政府恢復對台灣行使主權的重要鐵證。

他說,「對我個人而言,這段歷史並非抽象的概念,而是家族記憶之中深深的烙印。」

李大壯認為,台灣社會對「光復」的理解和詮釋,與大陸存在著不小差異;本應是兩岸共同紀念、共同緬懷的日子,卻被賦予了對立甚至割裂的色彩。他說,這種差異,折射出當下兩岸關係的複雜性,讓他感到相當遺憾,更感到任重道遠。

「自20世紀80年代末起,我往返兩岸已近40年」,李大壯感慨,其間,他常見到老兵重逢的淚水、學者交流的思想火花,也感受到溝通中存在的隔閡,交流有時還停留在立場表述層面,缺乏深入理解。「如何跨越這道心理藩籬,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課題。」

李大壯表示,中國政府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和平誠意毋庸置疑,其基礎在於人心,需要讓彼此看見真實、感受溫度,將同胞情誼轉化為心靈契合。他說,兩岸同根同源的文化紐帶從未斷絕,無論是共同的文化傳統,還是台灣社會中依然鮮活的禮儀與習俗,都是中華文明血脈的延續。

「這些文化共性不僅是歷史的印記,更是互信的基石」,他續指,通過文化交流、學術合作和青年交流項目,可以讓同胞領略中華文明的活力與包容性,從而增進認同感。

李大壯強調,歷史告訴我們,分裂削弱民族,落後就要挨打;唯有團結發展,才能實現民族復興。他稱,「今天,我們(指大陸方面)應當在經貿、教育、科技、文化等領域加強合作,讓台灣同胞切身感受到兩岸關係改善帶來的實惠,和大陸同胞一道攜手開創美好未來。」

10/2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47 1 8243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范姜彥豐怒控粿粿出軌王子 向男方喊:你破壞我的家庭!

范姜彥豐怒控粿粿出軌王子 向男方喊:你破壞我的家庭!

【這團太會演】萬聖節最強雲霄飛車扮裝現身!全員抖動+俯衝神還原

【這團太會演】萬聖節最強雲霄飛車扮裝現身!全員抖動+俯衝神還原

周玉蔻罵醜又髒 王世堅喊「敬老尊賢」:不評論極少數沒格調老太太

周玉蔻罵醜又髒 王世堅喊「敬老尊賢」:不評論極少數沒格調老太太

范姜彥豐抓包粿粿出軌王子! 氣罵:道德淪喪三觀崩塌

范姜彥豐抓包粿粿出軌王子! 氣罵:道德淪喪三觀崩塌

鬼鬼聞王子介入粿粿婚姻 認「跟棒棒堂很少聯絡」

鬼鬼聞王子介入粿粿婚姻 認「跟棒棒堂很少聯絡」

熱門新聞 大陸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