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永祥表示,含糖飲料對粒線體而言是毒物,務必要少喝。(示意圖/LibreStock網站)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在臉書發文提醒,腎臟不僅是人體的「過濾站」,更依賴細胞中的「粒線體」提供能量。當粒線體受損,就如同腎臟「沒電」,恐導致功能下降甚至慢性腎病。日常照顧的方面,則可以從少喝含糖飲料、規律運動及規律睡眠等方面著手,以保護腎臟健康。
洪永祥說,粒線體是人體細胞的「發電廠」,每個細胞內可含上千個粒線體,負責產生能量、控制氧化壓力與進行自我修復。特別是腎臟這類高耗能器官,若粒線體功能失衡,能量供應中斷、細胞受損,最終可能引發腎小管壞死或腎功能退化。
醫學研究指出,粒線體功能下降與糖尿病腎病變、慢性腎臟病密切相關。洪永祥引述《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Kidney International》等期刊研究指出,粒線體異常會增加氧化壓力與發炎反應,是導致腎病惡化的重要原因。換言之,保護粒線體,也就是在保護腎功能。
他進一步指出,粒線體容易受老化、高糖高脂飲食、壓力與睡眠不足,以及藥物或重金屬影響而受損。相關研究顯示,氧化壓力與糖尿病都會讓粒線體分裂失衡、產能下降;長期睡眠不足或過度用藥,也會削弱腎臟細胞的能量供應。若不改善生活習慣,腎臟恐長期處於「缺電」狀態。
洪永祥建議,日常保護粒線體可從四方向著手:飲食上多採地中海型餐飲、減少加工食物與糖分攝取‵、少喝含糖飲料;運動上維持規律有氧活動,促進粒線體新生;睡眠與壓力管理同樣關鍵,規律作息能幫助粒線體修復;此外,也要避免過度服用止痛藥或暴露於重金屬。洪強調,想保腎,應從「顧好粒線體」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