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民進黨與民眾黨團皆已針對外送產業議題提出草案版本。(圖/資料照,記者周宸亘攝)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美食外送產業在台發展多年,而討論多時的法制化工作,則於上週立法院衛環委員會召集相關部會對草案的詢答中啟動。國民黨、民進黨與民眾黨團都已針對外送產業議題提出草案版本,勞動部長洪申翰詢答時除回應各黨委員對於法制化工作的期待,也允諾會在三個月內提出部會版本的草案;專研外送產業的學者王素彎則建議,外送工作型態特殊,報酬計算基準應多方考量。
由於外送產業的發展面向多元,主責機關的歸屬是監管討論上的重大難題。不過對於本次討論「外送員權益及外送平台管理法」草案,洪申翰在答詢中就說明,除目前已有制定指引外,未來產業法制化討論將是由勞動部主責承擔勞工關係與保障,其他管轄範圍則會藉由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區分。
洪申翰說明,就外送員社群主要爭取的勞動權益保障法規,除了拒單、下線不會受到不利對待的基本保障,以及建立停權、終止契約的申訴機制與經濟補償措施外,洪申翰也同意,雖勞退部份茲事體大,需更多時間討論,但平台將至少會有職災保險或商業保險投保責任。而多位委員關心是否會因法制工作影響兼職人員,洪申翰則答覆目前兼職人員是多數,不希望影響兼職工作者,故法制工作旨在制定基本保障,不涉及勞動認定結果。
而過去各黨團、團體、學界都有所差異的報酬給付計算方式,以及是否應於由運價設定報酬給付,洪申翰說明,運價主司保障消費者,是收取上限的規範,勞工報酬計算則是保障外送員基本收入的概念,部會會在11月推出運價修正草案。立院版草案中國民黨、民眾黨有版本提出每單以基本工資三分之一(65元)為基本價,民進黨團版本則為外送服務期間報酬不得低於基本時薪。
對於各黨團版本,長期研究數位經濟的中經院王素彎研究員對以外送服務期間作為報酬計算基準表達肯定,因其考量了外送員特殊的工作樣態。王素彎研究員說明,外送勞動報酬計算方式規劃有一定難度,但能根據送單服務作為基本計算邏輯已經大致符合產業型態,接下來則需要找到合理計算的方式。王素彎也建議,主管機關可以酌就外送員的實際工作情形,制定一定額度的成本補貼,在不過度轉嫁成本給消費者或餐飲業者情況下,為外送員合理收入劃下保障的基準線。
至於部會版本草案何時提交?洪申翰說,部會需要法制化工作時間,會跟著立法院一起討論,但因涉及跨部會討論,預計三個月內可以提出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