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30日在南韓釜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晤。(圖/路透)
記者王佩翊/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在南韓釜山舉行川習會,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根據CNN報導,美方高層官員雖認為川普不太可能在會談中被迫表態反對台灣獨立,但川普拒絕排除讓台灣成為美中貿易談判籌碼的可能性,因此讓台北當局產生擔憂,害怕美方立場可能有所動搖。多名消息人士則指出,台灣有意改派駐美代表,加強與川普圈子的有效互動。
報導指出,川習會將是川普此次亞洲行的重點行程,也是他與習近平自2019年G20大阪峰會以來首度面對面會談。外界關注焦點集中在習近平是否會在台灣議題上對川普施壓。川普29日受訪時則回應,「我甚至不知道我們是否會談到台灣,他(習近平)可能會問,但也沒什麼好問的。台灣就是台灣。」
雖然部分專家警告,川普可能為了換取貿易讓步而犧牲台灣利益,但前川普政府官員則認為這些憂慮被放大。台灣當局則採取低調態度,一名資深高層官員表示,政府對這場會晤抱持「謹慎樂觀」態度,並提到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的發言讓人感到振奮。盧比歐日前強調,沒有人在考慮用放棄台灣來換取貿易利益。
事實上,每當美中領袖會晤,台灣都會密切觀察發展並調整策略。由於台灣夾在兩個利益衝突的超級大國之間,對外發言一向謹慎。但多名消息人士透露,自川普重返白宮以來,台灣內部對未來的不安感確實升高。
川普第二任政府的外交班底被外界視為孤立主義色彩濃厚,部分官員甚至傾向極右立場。儘管川普將與中國達成重大貿易協議列為施政優先,但現任與前任美國官員指出,他的政府已暫停部分對台軍事支持,讓美台互動變得更複雜。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9月22日曾出席由美方智庫「美國全球戰略」在紐約米其林三星法國餐廳Le Bernardin舉辦的招待會。原預期將有多位美國高層官員現身,最終卻無人到場。雖然美方事後透過中間人解釋是「行程過滿導致的意外」,但這一插曲仍讓台灣外交圈感到失落。
面對中美兩面夾擊,台灣正重新思考外交布局。據報導,總統賴清德承諾增加國防預算,同時檢視駐美人事布局。部分人士透露,政府內部正考慮召回現任駐美代表俞大㵢(Alexander Yui),改派一位政治手腕更靈活的外交官。
有美方官員私下指出,雖然俞獲得部分白宮人士支持,但「他缺乏與川普圈子打交道的政治能量」,未來人事變動仍可能牽動美台關係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