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交部長林佳龍。(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張靖榕/綜合報導
CNN近日一篇文章揭露,在日前川習會展開前夕,外交部長林佳龍曾在紐約設宴,卻遭遇「美方官員無一人到場」的窘況,引發台灣外交焦慮。儘管美方回應真的由於行程爆滿導致真的無法出席的情況,但仍引起諸多揣測,台灣政府正試圖辨識訊號,摸清楚川普政府當前的態度。
CNN在《川習會前夕,台灣擔憂美國支持動搖》一文中指出,聯合國大會期間,林佳龍曾於紐約高檔餐廳Le Bernardin設宴,舉行與美方的邊會。原本預計有多位美國高層官員出席,最終卻無一人現身。據與會者透露,川普政府透過中介傳達,缺席是行程太滿的非預期結果,但台灣方面仍然覺得失望。
文中還指出,川普第一任期才剛就任就接受與時任總統蔡英文通話,打破美台無邦交下的外交慣,當時川普政府加速對台軍售,並多次允許台灣總統過境美國;然而第二任期風向驟變,川普多次指控台灣「竊取」晶片,並在針對台灣相關議題的公開表態上變得非常謹慎,甚至暫停部份對台軍售,還讓台灣總統過境美國變得困難。
部分專家認為,川普目前的做法,其實是回歸歷屆美國政府對台政策的一貫策略模糊。
雖然與拜登政府多次明確表態若中國攻台美國將軍事介入的立場相比,川普的態度較為保守,但對照歐巴馬、布希等歷任總統,「長期以來美國對台政策都是有距離感的,小心翼翼不想觸怒中國。」銀城政策加速器(Silverado Policy Accelerator)主席阿爾佩洛維奇(Dmitri Alperovitch)說,「我們現在只是回到了那種新的常態。」
消息人士指出,面對川普政府內部保守派當道的現實,台灣正重新評估如何讓川普政府回心轉意、維繫支持。
外傳有一項選項是撤回現任駐美代表俞大㵢,改派政治手腕更高明的外交官。不過對此傳聞,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立法院明確否認,「我們並沒有啟動任何要調整的程序,目前美處功能也發揮得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