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在中國人,奶皮糖葫蘆成街邊爆紅甜點。(圖/翻攝自小紅書)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奶皮糖葫蘆近期在中國大爆紅,第一批「愛吃卻吃出問題」的消費者出現了。有網友4日在社群平台發文表示,自己最近徹底迷上奶皮糖葫蘆,下班幾乎天天報到,少則兩串、多則三串,沒想到吃了幾週後,臉色越來越暗沉,醫院檢查才發現,竟是糖分攝取過量導致皮膚「糖化」。

▲▼奶皮糖葫蘆成打卡甜點。(圖/翻攝自小紅書)

據《揚子晚報》報導,所謂「糖化臉」,是指長期攝取高糖、高脂飲食後,體內多餘糖分與皮膚膠原蛋白發生糖化反應,使皮膚失去彈性、變得暗沉鬆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兼臨床營養科主任金暉指出,這種變化並非一朝一夕,而是長期累積的結果。她說,「糖化反應」除了讓肌膚老化外,還可能引發動脈粥狀硬化、白內障等健康問題。
金暉提醒,想從根源減少糖化反應,平時就應「三少原則」,少糖、少鹽、少油,尤其要嚴格控制糖與脂肪的攝取量。

▲▼多家攤販皆開始販售奶皮糖葫蘆。(圖/翻攝自小紅書)

今年秋冬,「跨界美食」奶皮糖葫蘆成為甜品界頂流。它將奶皮與山楂結合,再裹上脆糖殼,酸甜交織、層次豐富,吸引大批年輕人排隊搶購。不過金暉也強調,這款網紅美食並非人人適合,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肥胖或代謝症候群族群、需要控制體重的人,以及乳糖不耐或對乳製品過敏者,都應避免食用。
她進一步解釋,奶皮作為這款甜品的靈魂食材,雖香氣濃郁,卻含有不低的脂肪,「傳統奶皮是牛奶冷卻後表面形成的一層薄乳脂,但現在市售多數是透過加熱製成,脂肪含量與熱量都偏高,對於身體狀況良好、平時有運動習慣的人,偶爾少量食用問題不大,但仍不宜過量。」

▲奶皮糖葫蘆一夜爆紅。(圖/翻攝自小紅書)
若不小心吃多了,她建議可採取兩種「補救法」,一是減少當天其他餐次的熱量攝取,例如原本每日攝取1200至1500大卡,若已吃了一串奶皮糖葫蘆,中餐或晚餐就應適度減量;二是增加運動量以消耗多餘熱量。她表示,「偶爾放縱一次沒關係,關鍵是整體飲食與生活的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