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專法公聽會!業者喊:外送員非低薪血汗 月入可達6萬6

▲外送平台。(圖/協會提供)

▲針對外送專法,業者表示,平台並不反對以法治化方式管理外送產業,但關鍵在細節與配套,因為牽涉層面廣、效應複雜,需要充分對話與深入研究。(圖/協會提供)

記者游瓊華/台中報導

外送平台管理暨從業人員權益保障法(外送專法)今日在立法院舉行公聽會,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指出,外送工作具備高報酬與高彈性,不應被污名化為「低薪血汗」,並呼籲立法應保留產業的彈性,避免因強制納保增加成本,最終轉嫁給消費者與外送員。

根據平台統計,今年1至10月間,每週接單超過40小時的全職外送員,平均月收入可達6萬6千元;即便是每週接單31至40小時,月均收入也有4萬8千元,已超越許多傳統行業的薪資水平。台灣數位平台經濟協會理事郭昕宜在會中表示,有從業人員寧願放棄月薪4萬5千元的店長職位,選擇繼續從事外送工作,證明其收入具有相當吸引力。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

郭昕宜強調,外送工作的核心價值在於「自由本身就是報酬的一部分」。她引用數據指出,目前有超過八成外送員為兼職,其中近七成另有正職工作,顯示外送是許多人主動選擇的彈性就業模式,而非無奈之下的唯一選擇。

針對外界質疑外送員勞動保障不足,郭昕宜澄清,平台自2021年起已為全體外送員投保全時段意外險,今年更擴大納入第三人責任險,每年保費支出近5億元,保障已優於多數兼職工作。平台方擔憂,若專法強制要求納入勞工保險與職災保險,不僅會與現有商業保險疊加,增加的營運成本最終也可能反映在外送費用或外送員的報酬上。

郭昕宜表示,台灣外送員人數已從2020年的9萬人成長至近15萬人,若勞動條件真如外界所稱惡劣,市場不會出現持續增長的趨勢。郭昕宜呼籲,立法應基於事實與數據,在保障勞工權益與維持市場自由間取得平衡,才能讓制度穩定、產業活絡,創造勞工、平台與消費者三贏的局面。

11/04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18 1 8920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Lulu下廚「出包超ㄎ一ㄤ」 陳漢典甜誇:完美老婆

Lulu下廚「出包超ㄎ一ㄤ」 陳漢典甜誇:完美老婆

歐陽妮妮想生三胎 張書豪拒絕:快樂會打折

歐陽妮妮想生三胎 張書豪拒絕:快樂會打折

伊能靜和兒子合唱〈情非得已〉 想跟哈林買版權..恩利:這還要?

伊能靜和兒子合唱〈情非得已〉 想跟哈林買版權..恩利:這還要?

陶晶瑩模仿粿王「好好玩喔」曖昧對話 批她:吃人夠夠!..想找范姜上節目聊

陶晶瑩模仿粿王「好好玩喔」曖昧對話 批她:吃人夠夠!..想找范姜上節目聊

不滿北市府拒發現金!綠擱置總預算 蔣萬安嗆:用老本發不合理

不滿北市府拒發現金!綠擱置總預算 蔣萬安嗆:用老本發不合理

熱門新聞 地方 熱門新聞

關鍵字 關鍵字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