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圖/路透)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本週四(6日)首次承認,自己推行的關稅政策確實增加了美國消費者的負擔。這一表態與他過去認為「關稅成本由外國承擔」的立場有所不同。儘管如此,他仍堅稱整體而言,這項政策對美國有利。目前,最高法院正在審理與川普關稅措施合法性相關的案件,可能對未來總統的貿易政策影響深遠。
川普自上任起,便將關稅視為重要的外交和經濟工具,並對包括中國、加拿大及歐盟在內的多個國家徵收進口稅。他長期主張,這些稅負由外國承擔,不會波及美國民眾。然而,多數經濟學家早已指出,最終消費者才是關稅的主要承受者。川普在白宮接受記者提問時,針對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羅伯茨(John Roberts)所說「關稅實際上由美國人支付」一事,回應道:「我不完全認同,雖然美國人可能付了一些,但我們的整體利益仍然巨大。」
目前,最高法院正就川普關稅政策的合法性進行審理,這可能改變總統在貿易政策上的權力範圍。川普警告,一旦法院裁決限制其設置關稅的權力,將對美國經濟造成重大損害。他表示政府已開始準備替代方案,但強調「難以想像有人會選擇做出損害國家利益的決定」。川普的官員則認為這些關稅政策有助於推動美國製造業復興,並促使貿易夥伴與美國達成更多合作協議。
反對者則批評關稅政策加劇通膨,進一步拖累美國經濟。根據耶魯大學的數據,平均關稅率已升至自193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預估每個家庭到2025年將多花費2400美元。此外,國內失業率可能在年底前上升至0.7%。截至9月,川普政府已徵收約880億美元關稅,未來10年還可能為政府帶來2.3兆美元收入,但同時也加重了民生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