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陸雙11女裝退貨率超高。(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一年一度的雙11購物節來臨,今年中國電商女裝業者掀起新話題——「巨型吊牌防退貨」。近日,「巨型吊牌」登上微博熱搜,不少品牌為了應對女裝超過八成的高退貨率,將新衣吊牌設計成A4大小,材質厚實、顏色醒目,讓穿著時顯得格外突兀、不舒服,藉此降低「穿過又退」的情況。
據《澎湃新聞》報導,早在今年3月,就有消費者在小紅書抱怨買到「巨無霸吊牌」衣服,形容吊牌大到「能隨手扇飛路人」。有商家無奈留言表示,「每天都能收到穿過的退貨」,許多退回的衣服上留有明顯穿著痕跡,包括皺摺、壓痕、變形、污漬與異味。
在社群平台上,許多商家表示早已對惡意退貨行為不堪其擾。有媒體報導指出,今年4月底,瀋陽某職校超過60名學生在運動會前集體網購服裝,活動結束後又以「品質問題」為由申請七天無理由退貨,讓商家損失慘重。除了商品報廢,商家還得負擔倉儲、物流與人力成本。
這樣的市場需求催生出「防白嫖神器」——巨型吊牌。四川一家吊牌製造商透露,這款吊牌在尺寸、硬度與設計上都經過特殊處理,「若強行穿著會明顯不適」,能有效降低試穿退貨率。首批產品於2025年3月上市,前兩個月訂單達四五萬個,臨近雙11更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巨型吊牌防奧客。(圖/翻攝自澎湃新聞)
不過,這種「物理防禦式」設計雖然引發千萬網絡討論,也暴露出女裝電商長年存在的結構性難題——高退貨率。數據顯示,女裝網購退貨率普遍高達50%至60%,直播帶貨退貨率更超過80%。許多消費者非因品質問題退貨,而是「藏吊牌穿幾天」,再以七天無理由退貨規定「薅羊毛」。有人穿著漢服拍完古風照後以「不喜歡」為由退貨,也有人剪掉吊牌仍堅稱「未拆封」,使平台因證據不足被迫退款。
業者指出,「巨型吊牌」是面對退貨亂象的無奈之舉。惡意退貨推高成本,部分中小商家因此倒閉或退出市場,留下者只能調高售價以維持利潤,導致「退貨率高→價格漲→性價比下降→退貨更高」的惡性循環。甚至有一名賣家指出,退貨成本高達400萬元(人民幣,約台幣1735萬元)。
此外,專家提醒,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做法也引發信任危機。有網友質疑,「商家怎麼可以這樣防著消費者?」部分意見指出,「巨型吊牌」雖能遏止惡意退貨,卻可能傷及正常購物體驗,反映出電商平台與消費者之間普遍存在的信任缺口。
電商專家王採銥認為,健康的商業環境建立在互信與善意之上。「巨型吊牌」只能治標,無法根除誠信問題。她說,唯有當消費者不再被懷疑、商家不必防備時,電商市場才能真正恢復平衡與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