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最大的蜘蛛網。(圖/翻攝自Facebook/Culture Fuzz Blog,下同)
圖文/CTWANT
科學家在阿爾巴尼亞與希臘邊界的硫磺洞(Sulfur Cave)發現疑似世界上最大的蜘蛛網,超過11萬隻蜘蛛在其中繁衍生息。這個龐大的蜘蛛群落由數千個漏斗狀小蜘蛛網拼接而成,面積達106平方公尺,沿著洞穴入口附近1條狹窄、低矮的通道牆面延伸,位於永久黑暗的洞穴深處。
根據10月17日發表於《地下生物學》(Subterranean Biology)期刊的研究報告,該群落由2種蜘蛛組成:「棚蛛」(Tegenaria domestica,又稱barn funnel weaver或domestic house spider)與「遊蕩始微蛛」(Prinerigone vagans)。研究估計約有69,000隻棚蛛與超過42,000隻遊蕩始微蛛生活在洞穴中。洞穴中還有大量搖蚊(Tanytarsus albisutus),可能是蜘蛛的主要食物來源。
這2種蜘蛛通常生活在地表附近,但在硫磺洞中,牠們罕見地共居於同一巨網,形成1座「蜘蛛城市」。研究人員指出,原本棚蛛會捕食遊蕩始微蛛,但在洞穴黑暗環境下可能因視力受限,所以未發生掠食行為。棚蛛被認為是巨網的主要建造者,而遊蕩始微蛛則住在網中,彼此和平共處。
硫磺洞由地下水中氫硫化物氧化生成的硫酸逐步侵蝕形成,洞內有泉水與含硫溪流流動,全年水溫約攝氏26℃。洞壁覆蓋黏滑生物膜,由硫氧化細菌等微生物組成,形成完整食物鏈,支持蜘蛛、蠓、蜈蚣、擬蠍、蟎與甲蟲等生物生存。

據悉,這個巨型蜘蛛網最初由捷克洞穴學會(Czech Speleological Society)的洞穴學家於2022年發現,促使生物學家計畫展開自己的考察。
這篇最新研究還發現,洞穴蜘蛛與洞外同種蜘蛛在基因上有所差異,腸道微生物群多樣性也顯著較低,顯示牠們已適應陰暗潮濕的洞穴環境。
研究主要作者、特蘭西瓦尼亞薩皮恩提亞匈牙利大學(Sapientia Hungarian University of Transylvania)生物學家烏拉克(István Urák)也表示:「我們常以為完全了解1個物種,但仍會有意外發現。有些物種在極端條件下會表現出驚人的基因可塑性,而這些行為在『正常』環境中並不會出現。」
烏拉克強調,即使洞穴橫跨2國,保護這個獨特蜘蛛群落仍至關重要,研究團隊將持續探索硫磺洞的地下生態,「因為大自然仍有無數驚奇等待我們探索。」
延伸閱讀
▸ 日本熊害頻傳!他質疑「台灣為何沒有」:台灣的熊比較乖?
▸ 王子、粿粿「疑裸擁照」瘋傳!名嘴公開比對衛浴設備 徵信社:不要煽風點火
▸ 原始連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