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週」(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並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發表演說。(圖/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主辦單位直播)
記者陶本和/台北報導
前總統蔡英文10日出席第一屆「柏林自由週」(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活動,並應邀於「柏林自由會議」(Berlin Freedom Conference)發表演說。她在演說中提到,台灣的鄰居(指中國)認為透過持續的影響行動、灰色地帶作為與軍事演習,可以讓台灣人陷入恐懼或麻木,但事實恰恰相反,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養分,鍛鍊出更強的韌性。
蔡英文今天以「Threats facing democracies: Taiwan's experience defending freedom」(民主國家面臨的威脅:台灣捍衛自由的經驗)為題,於「柏林自由會議」發表演說。
蔡英文在演說中表示,近年來全球的民主制度正遭遇日益嚴重的挑戰。俄羅斯全面入侵烏克蘭,喚醒了全世界的警覺,三年多的戰爭過去,威脅仍在擴大,俄羅斯不僅入侵他國領空,還破壞關鍵基礎設施,如海底電纜。
在歐洲與亞洲,蔡英文表示,威權政體使用的手段也很相似,近年台灣面對的許多不穩定手段,最終也出現在歐洲,包括認知作戰與資訊操弄,這些攻擊往往隱蔽難辨,卻對民主社會造成深遠的傷害。
蔡英文指出,這些手段包括假訊息、網軍、媒體滲透,並因人工智慧技術的進步而突破語言障礙。威權者藉此利用民主社會的開放性,干預選舉、製造分裂、削弱人民對政府與民主制度的信任。
蔡英文表示,現在正是民主國家彼此連結、調整策略、確保國家安全與繁榮的重要時刻。交戰的規則已改變,我們的集體策略也必須隨之演進,面對威權挑戰,韌性是民主存續的關鍵。
蔡英文說,在台灣,深知什麼是韌性,也深知那些試圖利用民主缺陷之人所帶來的危險。如今幾乎每天都面臨更強烈的威脅與恫嚇。她強調,台灣的鄰居認為透過持續的影響行動、灰色地帶作為與軍事演習,可以讓台灣人陷入恐懼或麻木。但事實恰恰相反:台灣人民將這些挑戰化為養分,鍛鍊出更強的韌性。
蔡英文表示,這份韌性,讓台灣守護了選舉;讓台灣度過疫情;讓台灣抵禦資訊操弄。對台灣而言,韌性有許多面向,從個人到集體,從經濟到國防。
蔡英文指出,民主國家之間,必須加深安全合作。其中一項實際作法,是建立溝通與資訊共享的機制。唯有團結一致,民主陣線才不易被擊破。台灣在多個面向積極強化韌性,特別是在國防投資上持續加碼。自她在2016年就任至2024年卸任的八年間,國防預算增加超過 80%,年均成長近 8%,是台灣歷來最有系統、最具規模的國防投資。
談及繼任者總統賴清德,蔡英文表示,他仍持續依據安全需求增加投入。除了傳統戰力如戰機,台灣也大幅投資不對稱戰力,如機動式陸基反艦飛彈系統,並強化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與韌性。台灣也從歐洲朋友的經驗中學習,設立「全民防衛動員署」,加強後備部隊訓練,推動全社會的防衛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