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奶皮糖葫蘆為近期爆紅的甜點之一。(圖/翻攝自小紅書)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繼「奶皮糖葫蘆」爆紅之後,中國美食圈又出現一款新晉網紅「固體楊枝甘露」。這款創意甜點以半個芒果作為底座,中間塗抹乾酪酸奶或希臘優格,上層再撒上柚子肉與西米,外觀精緻,能直接手拿食用,被網友譽為「能握在手裡的楊枝甘露」。不過對此,有中醫師提醒,女性應少吃。



▲固體楊枝甘露爆紅。(圖/翻攝自小紅書,上同)
據《潮新聞》報導,浙中醫大二院(浙江省新華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徐磊提醒,雖然這款甜品融合多種新鮮食材,看似健康,但「冷、甜、黏」的組合對腸胃功能偏弱者而言,反而是極大負擔。他在門診中常見年輕患者因連續食用類似甜品而出現急性腸胃功能紊亂的案例。
研究指出,部分品牌的酸奶蛋白質含量是普通酸奶的2.5至3.8倍。徐磊說,蛋白質固然是人體所需營養,但一次攝取過多會在腸道滯留、異常發酵,引起腹脹,甚至腹瀉。



▲不少人在家試做固體楊枝甘露。(圖/翻攝自小紅書,上同)
此外,西米本質上是純澱粉,屬於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徐磊指出,「短時間內大量澱粉進入腸道,會迫使腸道菌群加倍運作,產生大量氣體,導致腸鳴亢進與排氣增多。」
在中醫理論中,芒果屬於「濕熱性」食物;從現代醫學看,芒果含有單羥基苯與醛酸等致敏物質,未完全成熟的芒果更可能刺激口腔與腸胃,引起瘙癢、皮疹或消化不良。中醫師指出,「女性以血為本,楊枝甘露裡常用的芒果、柚子等,都屬於寒性食材,如果長期大量食用,容易損傷陽氣、凝滯氣血,嚴重時甚至對生育造成影響。」


▲各種固體楊枝甘露。(圖/翻攝自小紅書,上同)
而楊枝甘露中常搭配的西柚、葡萄柚性寒,含有機酸與膳食纖維,脾胃虛寒或腸道敏感者不宜多食。徐磊特別提醒,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類成分,會抑制肝臟與小腸內分解藥物的重要酵素,若與部分降膽固醇藥(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降壓藥(如硝苯地平、非洛地平)或鎮靜劑同時食用,可能引發藥物中毒。
從健康角度出發,徐磊建議,固體楊枝甘露應視為甜品或加餐,而非正餐,每次以半個芒果為原料的一份為宜,每週享用一至兩次即可,「甜點最好即買即食,不要隔夜。」

▲固體楊枝甘露。(圖/翻攝自小紅書)
他舉例說,日前曾有一名女白領因食用隔夜甜點引發腸胃炎出現嘔吐與腹瀉,所幸經治療後無大礙。徐磊提醒,芒果含糖與含水量高,極易成為細菌與霉菌的「天然培養基」,而酸奶開封後同樣容易受污染,「嚐鮮時別一次買太多,以免因貪吃反傷腸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