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最新入列的福建艦航母仍採常規動力。(圖/CFP)
軍武中心/綜合報導
隨著福建艦的正式入列,外界熱烈討論中國下艘航母是否能更進一步採取核動力,此時中國科學院已悄悄宣布重要消息,位於甘肅沙漠中的2兆瓦釷基熔鹽實驗堆,首次成功實現釷到鈾的核燃料轉換。陸媒認為,這無疑是為004航母找到了最完美的「核動力包」。
這項消息的露出,無疑可能代表著未來能源結構的大變局。據了解,釷基熔鹽堆擁有安全、燃料充足的特性,可以作為小型化、模塊化的核電站,建在城市、工業園區甚至沙漠偏遠地區,其能穩定提供電力,成為取代煤炭、天然氣的終極清潔能源,加速能源轉型的步伐。

▲美國已擁有多艘核動力航母,圖為「卡爾文森號」。(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大陸知名軍事自媒體「矚望雲霄」特別指出,釷基熔鹽堆的出現可望一次性解決困擾中國能源和軍事戰略的四大核心難題。首先在核燃料問題上,中國核能發展受限於鈾80%以上都需依賴進口,一旦國際局勢出現變動就會發生「卡脖子」的困境,此時釷基熔鹽堆可直接把燃料從稀缺的鈾換成了儲量更豐富的釷,等於核燃料便能大幅提高自主能力。
第二也是在軍事領域最備受關注的,可望解決軍艦及潛艇「心臟病」。分析指出,由於基熔鹽堆體積小巧、安全穩定,無疑是最理想的「心臟」選擇,能更安全、更高效地用上核動力,為遠洋海軍提供可靠的能源保障。
第三則是核廢料處理的難題可迎刃而解。由於傳統的核電站會產生大量的長壽命放射性核廢料,成為核電推廣的最大障礙,而釷基熔鹽堆採用液態燃料,其所產生的長壽命廢料大幅減少,這意味著核廢料的儲存和處理問題大幅度簡化,相對提高整體安全性,大眾對於核能的恐懼也可有效緩解。
最後在激光武器、電磁炮(定向能武器)這些未來戰爭中核心的武器領域中,釷基熔鹽堆將能提供穩定、強大的能源輸出,一旦成功上艦將為中國軍艦配備激光武器創造更好的條件,實現「火力」到「能量」的跨越式發展。
▼疑似中國電磁炮研製成功,大陸軍迷分析該炮炮長約為21米。(圖/翻攝自微博/超大駭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