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雪景。(圖/CFP)
記者廖翊慈/綜合報導
11月以來,中國大部地區氣溫明顯偏高,不少地方最高溫較往年同期提升1至3℃,部分華北、華東地區甚至比常年高出4℃以上。氣象部門指出,本輪偏暖格局將在中旬出現明顯轉折,未來10天冷空氣勢力逐步增強,中東部地區溫度將由偏高轉為偏低,14日至17日下半年首場寒潮將全面影響多地。
據《人民日報》報導,本次寒潮過程具有降溫幅度大、影響範圍廣、持續時間長等特點。氣象部門預計,14日至17日,中國北方及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將普遍下降6至10℃,內蒙古中西部、陝西南部、重慶北部及江南中東部部分地區降幅可達12至14℃,部分高海拔地區降溫幅度可能更為明顯;18日清晨,最低氣溫0℃線將明顯南壓至蘇皖南部及湖北北部一帶,這將是入冬以來最深入的低溫線位置。

▲大陸冷氣團。(圖/CFP)
氣象分析顯示,14日至15日,寒潮前沿主要影響新疆北部、甘肅、寧夏及內蒙古中西部地區;16日至17日冷空氣進一步東移南下,將覆蓋華北、東北、黃淮及江淮等地,並持續推動氣溫快速下滑;受冷空氣入海影響,16日至19日中國東部及南部海區將陸續出現6至8級大風、陣風9至10級,部分海域風力可能更強,需加強海上作業安全管理。
降水方面,本輪寒潮過程伴隨雨雪天氣發展。消息指出,14日新疆北部、青藏高原東部將出現小到中雪或雨夾雪,局部有大雪至暴雪;15日至16日,內蒙古東部、黑龍江及吉林中東部將迎來新一輪降雪,內蒙古東北部及黑龍江西北部部分區域可能出現大到暴雪,局地積雪深度將明顯增加。隨著冷空氣進一步南下,西南地區東部、西北地區部分區域也可能出現降溫與雨雪天氣。

▲北京故宮雪景。(圖/CFP)
氣象專家表示,今年11月偏暖格局與持續偏弱的冷空氣活動有關,但中旬起冷暖轉折會非常明顯,尤其是華北、華東及中部地區,白天最高溫將從先前的偏暖迅速跌至偏低區間,局地最大降幅可能接近「斷崖式」,對交通、農業、能源需求與民生都將造成一定衝擊。
民生方面,氣象部門提醒,寒潮過程將伴隨4至6級偏北風,部分地區陣風可達7至8級,局時段可出現9至10級大風。建議民眾居家時檢查門窗緊閉情況,戶外活動避免靠近臨時搭建物、老舊樹木及高空懸掛物,以防強風造成意外。

▲華北降雨。(圖/CFP)
此外,多地將面臨雨雪道路濕滑、能見度下降等不利條件,特別是東北、內蒙古及高海拔地區,需注意道路結冰對交通出行的影響。農業生產方面,寒潮過程可能對冬小麥、蔬菜大棚等造成低溫和風害風險,相關地區需提前做好防寒加固工作。
氣象部門呼籲,寒潮將在14日起陸續展開影響,民眾應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最新預警預報,及時增添衣物並調整作息,做好防寒保暖措施,減少氣溫劇烈變化對身體造成的負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