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16日開幕。(圖/記者陳冠宇攝,下同)
記者陳冠宇/福建武夷山報導
第十七屆海峽兩岸茶業博覽會(茶博會)今(16)日於福建武夷山開幕,其中台灣館展位數量達200個,較上屆成長14.3%,參展茶商涉及全台所有縣市,並設有多項兩岸茶交流活動。
本屆茶博會於16日至20日舉辦,以「『三茶』統籌・融合發展」為主題、「緣聚武夷・茶和天下」為口號,共設置室內標準展位2300個,並設立「茶和天下」館、茶創意館、茶旅融合館及茗茶館等四大主題展館。
其中,台灣館展位數量達200個,較上屆成長14.3%,為歷屆之最,兩岸茶業交流持續深化。值得注意的是,本屆邀請參展的台灣茶商涉及到全台灣所有縣市。
開館式16日上午在武夷會展中心舉行,南平市長林建、南平市委書記袁超洪、海峽兩岸茶業交流協會會長林鐘樂、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龍明彪等出席;與會的台灣人士有國民黨立委陳玉珍、廖先翔,金門縣議長洪允典等。

現場發布多項行業成果,包括《武夷岩茶品飲方式白皮書》、《建陽小白茶品質化學特徵與保健功能研究白皮書》,以及《海峽兩岸茶園碳匯項目方法學》及首批零碳茶產品等。台灣政治評論員賴岳謙與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所長王岳飛共同發布「武夷山·阿里山合作20周年紀念文創產品」。
閩台交流方面,本屆茶博會策劃的20項活動中,有15項聚焦兩岸融合發展。同期舉辦「茶香兩岸共月明」文藝晚會及「茶香兩岸,共探茶緣」茶文化交流活動,以茶歌對唱、采風創作及崑劇《人在草木間》等演出形式。
此外,本屆茶博會首次深化與「萬里茶道」沿線國際城市,包括喀山、聖彼得堡、恰克圖的貿易協作,特邀俄羅斯茶商設展,搭建「茶葉貿易+文化互鑑」雙平台,並舉辦萬里茶道國際協作交流活動及國保單位文化聯盟座談會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