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名台灣女子在日本機場遭到安檢人員騷擾,日前判決出爐。(示意圖/CFP)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今年 2 月,一名台灣籍女子前往日本北海道旅遊,於新千歲機場通關時遭機場安檢人員性騷擾,此案引發台日兩地高度關注。歷經9個月的司法調查與訴訟,近日判決結果出爐,涉案的27歲男性安檢員伊藤大介遭當局依《北海道迷惑行為防止條例》處以罰金30萬日圓(約新台幣 6.3 萬元)。
回顧整起事件,該名受害女子於今 2月11日上午在新千歲機場接受安檢。據她描述,當時突然感覺遭人從後方環抱,且右胸遭到捏弄。起初她以為是同行的伴侶開玩笑,回頭卻發現是一手拿著她靴子的男性安檢員。
女子當下立即大聲喝斥抗議,但現場機場人員疑似以語言不通為由未積極處理,涉案人員亦試圖推託。為維護自身權益,該女子與伴侶決定更改行程,延後返台班機並向當地警方報案。在日本航空的協助及我國駐札幌辦事處、千歲警察署的安排下,順利完成報案程序。
當地媒體《北海道放送》曾報導,警方在獲報後展開調查,並於2月27日逮捕涉案安檢員伊藤大介。然而,伊藤在接受訊問時否認蓄意性騷,並向警方供稱「真的不記得有沒有摸過她的胸部」。儘管嫌犯一度否認,但經過數月的調查取證,司法機關最終仍認定其犯行。
隨著判決結果出爐,當事人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更新近況。她表示,收到判決通知時心情相當複雜,雖然慶幸對方終於被定罪,正義獲得伸張,但另一方面也感到困惑,認為30萬日圓的罰金刑責「看起來很輕」。
她坦言,後來才深刻體悟到,無論刑罰輕重,法律的判決與受害者的心理創傷本就無法「對等交換」,判決結果並不能立即修復她受傷的心靈。儘管如此,她仍將這份判決視為重要的「法院認證」,強力反擊事件發生以來網路上部分質疑她「長相安全不會被摸」或「假裝受害破壞台日關係」的酸民言論。
在貼文最後,她特別感謝這段期間給予協助的駐外人員、日本檢警調單位以及她的伴侶。她強調,這種「被相信」的過程對她而言是極大的療癒,同時也以此案為例,警告心存僥倖的加害者,在性騷擾零容忍的社會風氣下,被定罪的風險只會越來越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