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東縣負債歸零。(圖/記者楊晨東翻攝)
記者楊晨東/台東報導
台東縣議會針對財政議題展開討論,議員關切縣府上任初期負債高達56億元,卻能在3年內讓債務歸零,並提出希望縣府說明財政改善方式,另因去年交通罰鍰超收逾1億元,議員也提出「是否能還稅於民」的想法,並詢問縣府是否可能比照中央普發現金、研議加碼發放。
縣長饒慶鈴說明,縣府財政得以大幅改善,主要來自開源與節流並行的成果。開源部分,包括積極向中央爭取競爭型補助計畫、有效運用花東基金,使縣府得以在不增加財政負擔的情況下推動地方建設;節流方面則透過整合局處活動與刪減非必要支出,確保公帑運用在優先且必要的項目上。
她指出,美麗灣案仲裁結果是改善財政的重要一環。縣府在充分研析與依法爭取的前提下,最終獲得較有利的仲裁結果,替縣庫節省數億元支出。此外,焚化爐啟用後產生穩定處理費收入,也有助於財政體質逐步改善。多項因素累積,使台東在去年正式清償所有債務,達成「負債歸零」目標。
針對議員提出「還稅於民」與加碼發放現金的建議,縣府秘書長盧協昌回應,114年度總預算已完成編列,若在年度中追加預算,恐難在時間上完成相關作業;此外,現金發放需具備完整行政流程與法令基礎,操作上有實務限制。
饒慶鈴表示,若議會多數議員支持此政策,縣府樂於研議可行方案,在法令許可下,甚至可於明年提出具體作法。不過她強調,相關政策必須行政與議會共同協力,才能在合法程序內推動,確保縣民真正受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