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會點出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3個潛在時間點為2027年、2035年與2049年。(圖/路透)
記者張方瑀/綜合報導
美中角力持續升溫,美國國會轄下的「美中經濟暨安全檢討委員會」(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18日發布2025年度報告,點出中國可能入侵台灣的3個潛在時間點為2027年、2035年與2049年。不過,多名美方專家指出,「2027攻台」並非具體日期,而是解放軍能力建設的目標年。
根據報告內容,美國情報單位評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指示人民解放軍在2027年前具備攻台能力,但這並不代表會在當年動武。報告指出,2027年對中方具有象徵意義,那一年是解放軍建軍100週年,習近平曾宣示要在該年前實現「機械化、資訊化與智能化」的現代化軍事目標。
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部前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也表示,習近平的命令是「做好準備」,而非「發動戰爭」。他強調,習近平希望解放軍具備相關能力,並非設定具體開戰時間,「中國更傾向以非武力方式取得勝利,但從其言行可看出,意圖相當明顯。」
報告進一步指出,2035年被視為第二個潛在時點。北京預計在該年前完成軍事現代化,同時完成通往台灣的高速鐵路建設。北京曾宣布要打造「多維度一體化交通網絡」,甚至宣稱福建沿海高速鐵路的啟用,讓「連接台灣的高鐵」在技術上可行。不過,由於台灣政府早已明確拒絕該計畫,分析認為要讓這項構想成真,前提是中國「完全掌控台灣」。
至於2049年,則被視為第三個關鍵節點,因為那一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百年。習近平多次強調,要在2049年前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統一台灣」被列為這一目標的核心部分。報告指出,北京明確將統一視為實現民族復興的必要條件。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同時引述美方官員與情報資料指出,北京從未公開設定「奪台期限」。習近平在2023年與當時美國總統拜登會晤時,也否認有任何2027或2035年的具體攻台計畫。
不過,他曾兩度強調「台灣問題不應一代一代傳下去」,外界普遍解讀為他有意在其任內或一生之內「解決台灣問題」。
薛瑞福最後強調,無論時間表如何,「中國的戰略意圖不難看出」,北京正透過軍事現代化與政治滲透多管齊下,為實現統一鋪路,而這對台海穩定與印太安全都構成長期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