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號首次海上實兵訓練。(圖/翻攝自微博/人民海軍)
記者楊庭蒝/綜合報導
中日關係因領土及軍事議題持續緊繃之際,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福建艦」近日首次在入列後展開海上實兵訓練,並高調釋出艦載戰機彈射起飛與降落畫面。這支由福建艦領航的航母編隊返回三亞軍港後,引發外界關注「交付即具戰力」的軍事訊號。
據多家陸媒報導,福建艦此次率同延安艦、通遼艦等多艘艦艇,在海上完成多科目訓練,包括編隊航行、艦機聯合搜救,以及艦載機密集的彈射起飛與著艦課目。殲35、殲15T、殲15DT、空警600等多型固定翼軍機在艦上依序完成多架次操作,外界認為顯示電磁彈射系統與甲板作業流程已進入穩定測試階段。
報導指出,艦機聯合搜救課目中,編隊指揮所下達特情後,海空兵力迅速協同,完成救援程序,旨在驗證編隊於突發狀況下的應對效率。福建艦官兵則在不同戰位同步運作,進行艦載機轉運、起降保障與特情處置,相關流程在訓練中逐步成熟。
外界特別注意到,殲15DT首度公開出現在福建艦甲板並完成彈射與回收。軍事專家分析,這意味福建艦的「航母五件套」包括隱形艦載戰機、多用途重型艦載機、固定翼預警機、電子戰機與反潛直升機,以上已可同時上艦運作,初步具備制空、制海、對陸攻擊、偵察預警與電子對抗等綜合作戰能力。
福建艦今年11月5日正式在三亞入列,舷號「18」,為中國第一艘使用電磁彈射系統的航空母艦。北京方面強調,本次海上訓練屬既定計畫,目的在於提升部隊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利益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福建艦的動作與中國近期在黃海密集發布實彈射擊警告同步。海事部門從17日起接連公布多處海域封控訊息,並宣布18日至25日再進行為期8天的實彈射擊。雖然區域距離日本尚有一段距離,但在中日關係緊繃背景下,引發外界連串解讀。
軍事評論員宋忠平指出,黃海方向的演訓「針對性非常明顯,就是朝向日本」,認為北京藉由福建艦高調亮相及連續性軍演,意在強化 deterrence(威懾)訊號,在東亞局勢敏感的當下更顯外溢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