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島以牡蠣著名。(圖/資料照)
記者許力方/綜合報導
廣島縣沿岸地區,接連出現牡蠣「前所未見的大規模死亡」異象,當地業者發現,近日剛拉起的牡蠣都一字排開地「張開殼」,殼中沒有肉,「這種景象真是讓人心裡發毛,幾十年來從沒遇過…」根據水產廳彙整的資料,在瀨戶內海設有養殖場的愛媛縣、香川縣以及兵庫縣等地,也出現牡蠣死亡比例高於往年的受害情形。
廣島縣的養殖牡蠣產量居日本第一,根據縣政府說法,今年有多家養殖業者通報「牡蠣大量死亡」,特別是在吳市音戶大橋及倉橋島東側的漁場,受害情況更加嚴重。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有業者受訪時苦嘆,18日剛拉起一百根牡蠣鐵絲,往年可取得200公斤以上的剝殼牡蠣,這次卻僅約30公斤,且存活的牡蠣大多變成褐色,無法販賣。
廣島縣水產海洋技術中心認為,是因夏季酷暑使得海水溫度升高,加上降雨稀少導致鹽分濃度提高,最終影響牡蠣發生生理障礙。

▲廣島牡蠣出現阿大規模死亡異象。(圖/資料照)
對此,日本農林水產大臣鈴木19日上午前往視察東廣島市的養殖現場,並實際拿起死亡的牡蠣殼,當地養殖場通報,案例中約有9成的牡蠣死亡。廣島縣知事湯崎認為,目前的情況可說是「達到災害等級。我認為國家已感受到危機感。」應該要守住「說到廣島就想到牡蠣」這個品牌價值。
在廣島縣接連發生養殖牡蠣死亡的情況下,水產廳彙整資料發現,瀨戶內海設有養殖場的愛媛縣、香川縣及兵庫縣等地,也出現牡蠣死亡比例高於往年的受害情形。各縣將原因歸於海水溫度高、餌料不足、海水含氧量不足等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