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愛上挪威鮭魚與鯖魚!挪威以現代科技與永續理念換來高品質鮮味 每條魚都承載對自然的敬意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受訪拍攝。(圖/記者周宸亘攝)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東南亞總監歐詩娜在訪談中分享,養殖鮭魚就像照顧成千上萬個生命,有了時間與環境的平衡,才是成就美味的關鍵。(圖/記者周宸亘攝)

記者張芳瑜/綜合報導

台灣人對魚的喜愛幾乎寫進日常裡。午餐店家準備的鮭魚味噌湯、晚餐餐桌上的烤鯖魚,或是壽司店裡那一抹油亮的橘紅色,每一次入口的瞬間都是熟悉又安心的味道。根據挪威海產推廣協會統計,約有36%的台灣人每週至少吃一次鮭魚,而每週吃一次鯖魚的人更高達40%;在眾多食材中,這兩種魚幾乎成了台灣人的日常依戀。但你是否想過,為什麼挪威的鮭魚與鯖魚特別美味?又為何價格高卻始終讓人願意回味?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提供)

▲挪威鮭魚油脂分布均勻、肉質細緻,無論是生魚片、香煎還是放入火鍋料理,全都是台灣人的最愛。(圖/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提供)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業者提供)

▲挪威鯖魚油脂飽滿、肉質扎實,簡單煎或烤就能逼出豐厚香氣與自然鹹香,是餐桌上最經典的北歐風味。(圖/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提供)

不妨帶著這個疑問,跟著挪威海產推廣協會東南亞總監歐詩娜Åshild Nakken一同走進挪威,聽她分享關於當地海產那「純淨、永續與美味」的故事。歐詩娜說:「如果不是因為海鮮,就不會有人住在挪威。」這句聽起來雖然像是玩笑話,卻道盡了挪威人與海洋的深厚關係,那是一種從冰冷海水裡孕育出的溫暖信任。

挪威的峽灣,是世界上少數能讓魚「自然長成」的海域。冷冽清澈的海水、穩定的洋流與高含氧量,使得鮭魚與鯖魚能在幾乎不受汙染的環境中成長。令人意外的是,許多人不知道眼前呈現橘紅柔潤的鮭魚切片,其實需要整整三年時間才能養成。歐詩娜分享:「挪威鮭魚從孵化到成魚大約需要三年時間。三年的時間相對漫長,但這正是確保品質穩定的關鍵。」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受訪拍攝。(圖/記者周宸亘攝)

▲歐詩娜談起挪威鮭魚三年的成長歷程,形容那是科學與耐心共同完成的旅程。(圖/記者周宸亘攝)

相較於雞僅需45天、和牛約600天,這份「等待」幾乎是其他食材難以想像的漫長過程。然而,正因如此,挪威人選擇不急於收成,反而將時間視為最誠實的調味料;三年漫長的養殖期意味著從魚卵到成魚的每一步都需嚴格管理、細心照護。如此長期的投入與高標準控管,使挪威鮭魚能穩定維持頂級品質,也因此在國際市場上顯得格外珍貴。

養殖的背後,是一座精密的「海上實驗室」

在挪威,鮭魚的成長過程比多數人想像得更「科學」。從魚苗孵化開始,養殖者就以生物科技的方式精密監控,有趣的是,其實鮭魚的生命週期是以淡水為起點,當牠們在孵化場長至80到100公克後,會經歷「銀化」階段,此階段魚體會從淡水轉為適應海水的生理構造,正是大自然與科學的平衡奧秘。

當銀化完成,鮭魚會被移至海上的大型箱網中,網箱設在深海沿岸,平均深達30公尺、寬達數十公尺,外觀像漂浮在海上的「巨型莊園」,成為魚群長大的家;歐詩娜補充說明「魚群的密度非常低,所以能自由游動,水流的流動與氧氣的充足則讓魚保持強健體質。」這樣的環境也讓魚肉更加緊實、油脂分布更均勻。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大型海上箱網漂浮於峽灣深處,箱中97.5%是清澈的海水、僅2.5%是魚,給予鮭魚充分活動空間與天然成長條件。(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挪威漁業者的工作節奏,與自然共呼吸。每天都有監測系統記錄水溫、鹽度、氧氣與風浪變化,並利用AI攝影系統觀察魚群狀態,如果游動太快或聚集不均,養殖人員就知道需要調整光照或餵食量,這種以動物福祉為核心的管理,讓「快樂的魚」成為挪威漁業的共識。

天然飼料與生態循環:挪威的用心藏在細節裡

挪威的養殖飼料並非人工速成,而是根據魚的生長階段調整配方。「我們使用的飼料主要來自可持續海洋資源與植物性成分,例如魚油、豆類、海藻與維生素。」這樣的配比讓魚肉保有自然香氣,不僅減少抗生素依賴,也讓整個生產鏈更加環保。

養殖鮭魚就像是在照顧成千上萬個生命。每一條魚從孵化開始,便被細心監測水溫、光照與健康狀況。歐詩娜另外也提到:「每一條鮭魚在進入海水前,都會注射疫苗。」這個動作聽起來讓人驚訝,卻是保護魚群最重要的關鍵步驟;所謂的「打針」並非投藥,而是一種生物防疫措施,能有效預防疾病、減少抗生素使用。這意味著魚群能在更自然、乾淨的環境中成長,同時確保消費者吃得安心。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人工智慧雷射技術協助偵測與除去海虱,讓鮭魚在無藥物、無壓力的環境中安心成長。。(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此外,挪威對環境的尊重也表現在「輪替養殖制度」上。每個養殖區在完成收成後,必須「休養」兩個月以上,讓海床自然恢復生態,這項制度被視為世界上最嚴格的海洋管理之一。歐詩娜強調:「我們有非常長久的海鮮傳統,也持續以永續方式照顧環境與資源。」

冷鏈技術:守住從海洋到餐桌的黃金時間

挪威人深知,美味不僅來自捕撈那一刻,更在於如何保留那份鮮度。歐詩娜說:「鮭魚自收穫後的保存期限為16至18天,通常以空運運送至台灣則需要2到3天。」這表示,當消費者在台灣超市買到挪威鮭魚時,距離牠離開北海,通常不到三週。能維持鮮美的關鍵之一在於全程冷鏈運輸維持在低溫狀態,每一條魚都有追蹤條碼紀錄,從捕撈、包裝、出貨、清關到入庫,全程透明。至於鯖魚,則並非以生鮮空運方式出口,而是透過海運貨櫃冷凍保存,確保魚體油脂與風味在長程運輸後依然穩定。「這就是為什麼有人覺得挪威鮭魚貴,但這背後都有理由,因為每一步都花了心思去維持品質。」她補充。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冷鏈運輸從挪威出發全程追蹤,通常空運到台灣需要2-3 天,鮮度不打折。(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歐詩娜說對挪威人而言,「永續」不只是一種口號,而是紮實融入生活裡的節奏。從政府監控海蝨數據、到嚴格限制漁獲配額,再到推動「電氣化養殖場」與「AI監測系統」,挪威致力於降低能源消耗與碳排放。她指出:「挪威海鮮不只是食材,它是一種文化與責任。」為了讓全球消費者吃得更安心,挪威政府設立「Seafood from Norway」標章制度,保證來源可追溯、品質受控,「當你看到這個標誌,就知道你買到的魚來自挪威、品質可靠。」那是一張小小的標籤,卻象徵一整個國家對海洋的敬意。

如今,挪威海鮮已悄然融入台灣人的生活。歐詩娜指出台灣人選擇鮭魚的三大理由:「第一是健康、第二是好吃、第三是方便烹調。」確實,鮭魚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與維他命D,使它被譽為「超級食物(Superfood)」,而鯖魚同樣是營養含量極高的日常選擇。不論是在家樂福、Mia C'bon的冷藏櫃裡,還是透過Foodpanda的冷鏈宅配服務,都能輕鬆買到來自北海的新鮮海味。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挪威鮭魚(上圖)以三年時間養成,油脂細緻如雪;鯖魚(下圖)則在秋冬油花最豐,是挪威海域最獨特的季節滋味。(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亦與台灣在地主廚與營養師合作,推出融合本地口味的食譜推薦,從鮭魚味噌湯、烤鯖魚便當,到鮭魚佐檸檬奶油醬義大利麵、火鍋等,讓人在家也可重現北歐純粹風味。挪威鮭魚以「讓每道菜臻於完美」的姿態融入日常,而挪威鯖魚則憑藉其高脂肪含量,使得口感比其他鯖魚更為多汁美味,展現「確實與眾不同」的魅力。

▲▼挪威,挪威海產推廣協會,鮭魚,鯖魚,養殖,永續,飲食。(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從冷冽峽灣到溫暖餐桌,鮭魚讓每道菜臻於完美,鯖魚則以確實與眾不同的鮮香成為日常風景。(圖/翻攝自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官網)

歐詩娜說,挪威海鮮之所以動人,不只是因為新鮮,更因為那份對海洋的崇敬與對品質的執著;從養殖者在極地清晨的第一道監測,到跨越萬里的冷鏈運輸,每一口魚肉都凝結了時間與誠意。祖父是漁夫、父親是海洋生物學家的歐詩娜笑說,「對我來說,推廣挪威海鮮不只是產業使命,而是一種文化傳承。」而當鮭魚的細膩油脂在舌尖化開,當鯖魚的香氣在廚房飄散,那一刻,我們也與遙遠的挪威海域產生了來自自然、屬於生活的溫柔共鳴。

▲▼挪威海產推廣協會受訪拍攝。(圖/記者周宸亘攝)

▲歐詩娜希望挪威海鮮成為台灣消費者生活的一部分,她相信,每一口鮭魚與鯖魚都能讓人嚐到挪威海域的誠意。(圖/記者周宸亘攝)

11/18 全台詐欺最新數據

更多新聞
472 2 5736 損失金額(元) 更多新聞

※ 資料來源:內政部警政署165打詐儀錶板

推薦閱讀 推薦閱讀

熱門影音更多>>

青龍獎/李光洙.李先彬青龍獎放閃 金宇彬忍不住笑場XD

青龍獎/李光洙.李先彬青龍獎放閃 金宇彬忍不住笑場XD

【盧秀燕怒了!】賓賓哥校園違規直播 怒批「白目」:永不錄用

【盧秀燕怒了!】賓賓哥校園違規直播 怒批「白目」:永不錄用

【沒人發現就不是偷喝】萌娃趁機狂吸飲料!高度超剛好

【沒人發現就不是偷喝】萌娃趁機狂吸飲料!高度超剛好

青龍獎/玄彬奪影帝!緊擁妻子放閃 孫藝真獲影后…甜喊他本名

青龍獎/玄彬奪影帝!緊擁妻子放閃 孫藝真獲影后…甜喊他本名

許瑋甯曝和邱澤「先登記再求婚」 不用儀式感:會覺得有鏡頭

許瑋甯曝和邱澤「先登記再求婚」 不用儀式感:會覺得有鏡頭

熱門新聞 消費 熱門新聞

讀者迴響 讀者迴響

回到最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