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連假期間首爾景福宮擠滿遊客。(圖/VCG)
記者羅翊宬/編譯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接受質詢時,談及「台灣有事」恐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暗示若中國以軍艦武力介入,可能啟動集體自衛權。對此,中國政府14日起呼籲暫勿赴日旅遊,導致大批赴日團體行程與機票遭取消。隨著日本旅遊需求急凍,這群陸客轉而湧向南韓,首爾更一度登上中國旅客最熱門的海外旅遊目的地。
根據韓媒《朝鮮日報》,中國祭出類似「限日令」的對日制裁措施後,多家中國旅行社紛紛湧現退訂潮。上海一間旅行社透露,日本團體旅遊的取消率已飆破60%,連機票退票也大量增加。北京旅行社同樣表示,上週末前訂單的取消數量仍不算多,但如今訂單取消量卻不斷激增。
中國旅行社也陸續啟動「全額退費」方案,協助旅客取消原訂的日本旅遊行程。香港《南華早報》統計數據指出,截至16日中國飛往日本的機票取消率已超過82%,取消量甚至是新預訂量的27倍,凸顯「退日潮」規模空前。

▲南韓政府開放中國團體觀光客入境免簽,許多陸客搭乘郵輪從仁川港入境。(圖/VCG)
至於大幅滑落的日本旅遊需求,則是迅速轉向南韓。中國旅遊平台「去哪兒」公布統計數據,上周末(15至16日)中國旅客最熱門的海外旅遊國家,首次由南韓奪下第一名,日本則跌出榜首。首爾成為中國旅客搜尋次數最高的城市,機票刷卡數量同樣位居首位。其後依序為泰國、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與印尼等地。
報導分析,此波旅遊目的地劇烈轉換,源自於高市早苗的發言。她在7日眾議院預算委員會表示,若中國為阻止美軍突破海上封鎖而動用軍艦武力,恐將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意味日本政府可能行使集體自衛權。中方要求日方撤回言論,在高市早苗一再表態拒絕撤回發言後,隨即強烈反制旅遊市場。
日本觀光產業恐將付出慘痛代價。《朝鮮日報》引用日本民間研究機構「野村證券」分析指出,若中國旅客大幅減少赴日旅遊,日本GDP恐減少0.36%,經濟損失估計達2兆2000億日圓(約新台幣4500億元)。日本觀光廳統計,今年1至9月中國旅客占訪日總量約25%,消費額達1兆6443億日圓,換算全年可能接近2兆日圓。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總理官邸品嘗奈良出產的柿子。(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隨著中國政府加強對日本的施壓力道後,陸客改赴南韓的趨勢可能在短期內持續擴大,使南韓成為此次中日外交摩擦的「最大受益者」。儘管南韓觀光業有望漁翁得利,但一般民眾卻對陸客的大量來訪感到悲觀,因為先前才傳出疑似陸客在首爾景福宮隨意便溺的新聞。
南韓網友留言表示,「最好也不要來韓國」、「拜託你們了,還是去日本玩吧」、「你們別來,對韓國而言就是最大的幫忙了,(你們)只會隨意吐口水、拉屎、搗亂」、「我們只歡迎有禮貌的觀光客,至於不懂遵守秩序的人就千萬別來了」、「景福宮前堆滿屎尿」。
也有其他南韓網友表示,「不然我們也來介入台灣問題,讓他們去別的地方玩吧」、「討厭你們,千萬別來!不懂遵守公共秩序的人到底和禽獸有什麼區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