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國深(投影幕右下)透過視訊出席研討會。(圖/記者蔡紹堅攝)
記者蔡紹堅/綜合報導
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21日透過視訊參加研討會時表示,大陸從來沒有排除跟民進黨交往,跟民進黨之間對話的大門是關著,但是沒有上鎖,只要「推一下」就可以進來了。
劉國深當天下午透過視訊參加文化大學國家發展與中國大陸研究所主辦的「國際新秩序下的中國治理」研討會,發表了對近期兩岸關係的看法,他認為,兩岸關係其實沒有斷掉,因為經濟互賴關係是非常深的,兩岸的文化以及其他一些正常的人員交往,其實還有在進行,兩岸之間的政治關係、歷史,包括法理上的連結,「高市早苗突然一句話,就把兩岸又扯在一起,所以兩岸之間切斷關係,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國深舉例,1986年的王錫爵劫機事件,迫使兩岸必須共同處理問題,當時是在蔣經國的「三不政策」之下都必須解決了,現在當然是更有必要,「後來兩岸的紅會、兩會的發展,這些交往對兩岸的交流秩序取得非常重要的保障作用。」
劉國深說,兩岸共同事務的合作治理,兩岸民眾是最大的獲益者,後來更進一步發展到兩岸事務部門的直接交流交往,陸方也不再稱呼陸委會時加上引號,「非常可惜,由於台灣內部的問題,現在遇到一個困難,有些人異想天開,覺得台灣可以從法理上切斷跟中國大陸的連結關係,基本上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劉國深指出,政治上的原因造成了兩岸的合作治理受到阻撓破壞,台灣的公權力部門實際上在大多數的情況是缺位的,但大陸方面其實還是沒有放棄,還是會及時補位,維護好秩序。
劉國深說,目前兩岸的關係,其實是一種武裝的分權關係,所謂的兩岸互不隸屬,是掩耳盜鈴、鴕鳥政策,不是實際情況,這些困難問題,台灣想去迴避是不可能的。
劉國深認為,從現實角度來說,其實還是科技、經濟、軍事,拿實力來說話,美國人是這麼做,兩岸之間估計也是這樣子,要寄實力、地位來解決共同面對的問題,不應該一廂情願的去引導民眾說「我們是沒有關係的」「我們是互不隸屬的」,這有點擴大解釋了。
劉國深強調,兩岸之間要超越統獨思維,因為現在的領土、人民、主權,依雙方各自的法理推定都是統一的狀態,所以現在存在的就是治理的問題,中國如何治理的問題,「台灣獨立可不可能?當年陳水扁說過『台灣獨立不可能的,不要自欺欺人』這話其實還言猶在耳,兩岸就是『一國兩區』,實際上現在的規定就是這樣子。」
劉國深說,兩岸共同事務,雙方是可以合作治理,而且台灣缺席的話,是不負責任的,大陸希望跟台灣在共同事務上進行合作治理,這個是非常嚴謹的作法,「今天的狀況,雙方其實都不滿意,我們也不滿意,台灣也不滿意,這種處境如何走出來呢?一個基本的想法就是,要走向兩岸的『善治』。」
劉國深指出,不要對兩岸關係太過悲觀,因為大陸現在有更大的智慧去處理好我們的問題,完全可以透過善治的方式來解決目前兩岸交流方面失序的問題,還有不穩定的問題。
劉國深認為,雙方應該還是要爭取,透過交流合作走向對話談判的方式,來共同建構兩岸共同的政治秩序,為民眾提供一個更好的治理環境。
劉國深直言,大陸提出一國兩制,台灣當年提出九二共識,所以九二共識完全是台灣提出來的,後來因為胡連會,大陸才接過去,雙方各自從各自的角度提出是無可厚非,但精髓就是都有很多想像的空間在裡面。
劉國深說,面對現實就是,台灣方面現在「想不開」,不能接受,這時候就要想起治理理論,西方的治理理論中,不僅是統治者自上而下的治理,其實治理可以是多元的,而且民間社會往往在很多地方,治理的效能效率是比政府公權力更加靈活高效。
劉國深提到,過去這麼多年來,兩岸的民間力量是參與著兩岸治理的過程,未來在民進黨方面跟大陸方面沒有政治交流的情況之下,不應該阻止兩岸的民間社會力去扮演不同的角色,兩岸雙方完全可以透過委託的方式,交給民間社會共同治理好兩岸關係的問題。
劉國深強調,大陸方面其實是很明確的,從來沒有排除跟民進黨交往,跟民進黨之間對話的大門是關著,但是沒有上鎖,只要「推一下」就可以進來了;從國台辦發言人最近的發言也可以看出,大陸願意跟台灣各政黨、各界交流,各政黨也包含民進黨,所以大陸方面是希望民進黨應該實事求是,面對兩岸共同的事務,最好能夠參與進來。
此外,劉國深還指出,一國兩制台灣方案是大陸方面提出的,其實台灣方面完全可以提出來討論,哪個地方不接受、一國是指什麼,完全不必自己封閉起來,說一國兩制就是矮化、掏空,「是你們自己不用心、不努力嘛!你可以跟大陸來台嘛!」
劉國深也提到,香港模式、澳門模式不等於台灣模式,只是一國兩制大陸方面提出來內容的一部分,適用在香港澳門,對於台灣是更加寬鬆,當時承諾不派軍隊、不派文職人員到台灣,台灣還可以派出代表參與中央政府的共同治理。
至於大陸的「完全統一」,劉國深認為,這其實就是共同治理秩序的問題,也就是解決政權衝突的問題,不代表都要取代台灣方面,「大陸內部也沒有完全統一,河北廊坊3個市的市長被擼掉,就是因為他們要把全市的招牌統一起來,結果就亂政、亂作為,所以台灣不必機械、僵化理解大陸,這只不過是兩岸治理的問題。」
